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重拳餘波盪漾之際,傳聞多時的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合資「解救」英特爾(Intel)傳出已達成「初步協議」,但台積電並未做出回應。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社群平台X中指出,若要協助英特爾改善良率,有一大成功前提。
郭明錤認為,台積電以某種形式協助英特爾的市場傳聞,看來會一直持續下去,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競爭優勢 ,也就是生產良率來自多個層面,如員管理、組織文化、客制化服務、市場調查、專利與技術規劃等,並非單純採購設備與技術移轉就能複製。
郭明錤分析,若要台積電助英特爾改善生產良率,不論是何種合作形式,成功的前提是台積電擁有英特爾的經營權並複製其管理模式,否則只是曠日費時,且失敗機率高。他也強調,並非是指晶圓代工領域,只有「台積電管理」一種成功模式,但台積電也只懂自己的管理方式,且方式已被驗證可行,而美國政府若要想改善英特爾,須則有三大問題須確保。
郭明錤進一步說,一是台積電能否擁有Intel的經營權;再者,若台積電擁有經營權,但組織改造本非易事,能否接受一定的失敗機率並需等待成果浮現 ,這很有可能慢於台積電在美自行擴廠;最後一點,若台積電不能擁有經營權,則失敗機率極高,提案團隊能否對失敗負責?他也說,若只是想走個程序代表有做事,並能接受在川普任內沒有成果,上述分析自可忽略。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