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應該多久前到機場?旅遊淡旺季、機場負載量不同,讓機場流程的時間安排經常備受討論。有人認為提早三小時報到是必要的,以免意外狀況耽誤行程。也有人主張提前1.5小時即可,節省在機場無所事事的時間。不過,每個人的旅遊習慣不同,機場的擁擠程度也難以預測,提前多久到機場才是最剛好的時間?
搭飛機都要提早2小時到機場?旅遊達人透漏「國內外不一樣」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討論,為何許多人強調要提前三小時到機場?以桃園機場為例,他舉例如果班機是早上8點起飛,只要在7:40抵達登機門即可。他認為,掛行李約10分鐘、安檢10分鐘、通關10分鐘,再加上上廁所的時間,這些手續都完成後大概5:40就能入關。
然而,這時候機場內許多商店尚未營業,難道真的需要兩個小時來逛免稅店嗎?因此,他質疑是否應該改為提前1.5小時到機場,30分鐘內完成所有手續,然後直接前往登機門,畢竟飛機上也有餐飲服務。依此詢問網友,大家對於登機前的時間安排看法為何?
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你如果有碰過滿載的777掛行李就知道了」、「早上機場一堆人接送要下車,航廈車道也會小卡一下」、「現在Boarding time都起飛前30或40分鐘,你前20分鐘到大概備拉行李了」、「報到不用排安檢不用排到登機門都不用走路嗎」、「看時段啦,以桃機早上的尖峰,雖然可以高卡櫃檯報到,但時間會卡在安檢,所以通常抓60-80分鐘,出關後還有時間,就龍騰卡換餐去貴賓室吃,順便讓電子產品充電」、「桃機安檢人龍不管你什麼艙等什麼卡都避不掉啊」。
也有其他網友表示,「你要不要試看看仁川機場?3小時都不夠」、「認真回,不是每個人都熟機場動線,3小時是任何意外的緩衝,熟悉路線又能確定安檢不卡的話,當然壓線,都是各自的選擇」、「飛美國建議3.5小時前,4小時前最保險,畢竟美國線安檢很龜毛」、「桃園還好,疫情後不少國外大型機場都很擠,三小時並不久」、「還要算到機場路上可能發生的各種事,特別是大部分機場都很遠,路上有問題就麻煩了」、「日本有些機場不一定,安檢會排死人,韓國也是」、「機場內的排隊就算了,怕的是路上交通不順暢,尤其是國外」、「萬一遇到安檢出問題被抓去訊問 至少半小時跑不掉提早一點也好」。
不過,有的網友說1.5小時,有的人認為連3.5小時都不夠,那到底該提前多久?台中國際機場曾發文表示,國內線班機一般於起飛前60分鐘(國際線為起飛前2至3個小時)開始受理乘客報到手續,國內線乘客最遲應於起飛前30分鐘(國際線為起飛前45至60分鐘)辦妥報到手續,否則機位將會由候補乘客遞補。
《風傳媒》編輯曾在法蘭克福機場遇過,所有隨身行李都要全部倒出來的安檢十分耗時。國外的機場每一個地方的安檢情況都不太一樣,有的十分仔細嚴謹,建議去各國玩都要再特別查,該機場建議提早前往機場的時間。
完整討論至:《為什麼一堆人都在呼籲要提早三小時到機場阿》 (相關報導: 搭飛機千萬別選3大座位!25年資深空服曝,位置狹窄、整趟被吵到無法睡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