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超過多少要扣稅?報錯多繳10萬稅金!一文看懂如何申報最省稅

股利所得不只是投資回報,也可能成為稅務問題。報對方式、避開補充費,是保住淨收益的關鍵。(示意圖/取自photo-ac)

每年5月報稅季,很多投資人會收到「股利所得憑單」,尤其你若投資台股、公司有發現金股利,你就必須思考股利報稅如何申報最省稅?

綜所稅申報股利時,你可以選擇:

1.併入綜所稅總額課稅(可抵8.5%稅額,最高8萬元)

2.選擇28%分離課稅,不併入其他所得計算

這個選擇,會大大影響你繳的綜所稅!

高所得者股利怎麼報最省?

以你是「年薪300萬的工程師」來看,今年報稅你很可能落在30%到40%的綜所稅率。

如果你選擇把股利併入所得來課稅,稅率會因整體所得提高而被拉高,儘管可以扣抵8.5%的稅額,但最多只能扣8萬元,對高所得者幫助其實有限。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單筆股利超過2萬元,還會被加徵2.11%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這筆費用很容易被忽略,卻會默默吃掉你的報酬率。

誰適合領股利?誰該避開?

如果你的所得稅率在5%或12%這個級距,參加除息是有利的,因為你所適用的稅率低於股利抵減稅額(8.5%),等於你有機會退稅。

但如果你的稅率在20%、30%、甚至40%,那麼參加除息反而可能讓你多繳稅,加上補充保費,整體淨入帳的報酬會被稀釋。

像年薪300萬的工程師,若沒有即時現金需求,其實不一定要參加除息,反而可以選擇不領股利,或領股利後採分離課稅的方式報稅,才不會讓你因為一筆被動收入,增加整體稅負壓力。

股利綜所稅申報怎麼選?才能最省稅?

領了台股股利,高薪的你報綜所稅時記得要主動選擇「28%分離課稅」這個選項。報稅系統預設是併入綜所稅,但對高所得者來說,這樣反而會被拉高稅率。

此外,別忘了只要單筆超過2萬元的股利,還會被加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除了把單筆股利控制在2萬,選擇分離課稅不僅稅率固定,也能有效避開補充保費的影響。

R姐專業提醒:

1.股利所得不只是投資回報,也可能成為稅務問題。報對方式、避開補充費,是保住淨收益的關鍵。

2.報稅系統預設「併入綜所稅」,高所得者千萬記得「手動選擇分離課稅」。

3.若你有美股收入,今年沒超過海外所得門檻(750萬基本所得),那筆收入你甚至不需要申報,可說是另類節稅管道。

股利是多賺的收入,還是變成多繳的稅金?報稅前務必先評估,才能讓股利成真金!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