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房族」指的是因為龐大購屋壓力下而產生,等待繼承父母房子的子女。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少子化雖然嚴重,但預估不會對房市造成立即性的斷層,最快也要等目前20~24歲的族群成為房市消費主力,如果買房需求還未滿足,少子化對房市衝擊時間可能還會再延後。且目前的情況,即使父母名下有房,青壯族群也未必會當「等房族」,還是會想辦法增加財富和買房。
少子化、高房價,台灣未來恐出現「等房族」
何世昌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台灣的購屋主力是七年級生,其次是推遲購屋時間、還沒買完的六年級生以及八年級生,但因為平均年齡上升導致青壯年撫養壓力加重,從人口年齡結構來看,出現房市需求斷層的時間,估計最快要等20~24歲成為房市購屋主力才有可發生。
何世昌認為,雖然目前24歲以下青年受少子化影響,人口銳減,但若七、八、九年級生的買房需求還沒滿足,少子化對房市的衝擊還要再等等,也就代表還尚未到高房價壓力得到緩解的時候。他也舉新青安優貸為例,雖然年輕人購屋數量有增加,但30歲以下族群買房比例還是不高。但目前25~50歲的青壯族群,大多背負著要扶養老人以及小孩的最大壓力,但卻享有比高齡族群更少的政府補貼或社會福利,繳納的勞保也越來越重,退休時還可能面臨勞保破產。
何世昌提醒,房價居高不下,導致年輕人不想買房,成為等待父母房產的「等房族」,也會影響房市需求。但目前大多數青壯年族群還是會設法增加財富和買房,不會因為長輩有房就放棄購屋。
本文經授權改寫自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 (相關報導: 年輕人都愛買新電梯大樓,中古舊公寓都是誰在買?過來人曝2大優勢:新房比不上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