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少子女化趨勢與高等教育普及影響,全台去(2024)年的青年就業者有199.6萬人,卻比2013年的209.9萬人少了10.3萬人,1年間大減逾10萬3000人,也是調查母體首度跌破200萬人。調查顯示,76%青年勞工領取月薪,月薪中位數為3萬1000元,72%曾獲加薪。其中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者131.4萬人占65.8%,較103年分別上升11.7萬人及8.8個百分點。
青年勞工以月薪制最高,7成2青年勞工曾獲加薪
為了解青年勞工就業狀況,勞動部於去(2024)年10至11月期間,以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職業災害保險的15歲至29歲本國籍受僱青年勞工為調查對象,辦理「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6.1%青年勞工現職工作的計薪方式為月薪制,時薪制占11.8%,底薪加業績獎金占8.2%,其餘給薪方式比率皆不及4%。
其中72%青年勞工曾於現職工作獲得加薪,其獲加薪原因以「公司全面調薪」占29.8%最高,「個人在原職務表現良好」占26.5%次之。另外,青年勞工每週工時以「40小時~未滿41小時」占73.2%最高,「未滿40小時」占14.5%居次,「44小時以上」占11%;平均每週工作時數為38.7小時。
調查指出,有65.6%青年勞工沒有或很少加班,34.4%之有時或經常加班者平均每月加班13.3小時,領取加班費或轉換補休時數11.4小時;男性中有時或經常加班者占35.1%,女性占33.7%,有時或經常加班之男性平均每月加班15.6小時,女性11.4小時。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統計結果,工業及服務業受僱青年員工的2023年總薪資平均數為51.5萬元,總薪資中位數為45萬元,分別年增2.8%及3.6%,其中未滿25歲者各為39.7萬元及37.6萬元,25歲至29歲則各為58.4萬元及50萬元。
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部分,113年各為3.4萬元及3.1萬元,分別年增2.8%及2.3%,其中未滿25歲者各為2.7萬元及2.8萬元(可能與部分工時者占比較高有關),25歲至29歲則各為3.9萬元及3.4萬元。
初次尋職為主要考量是什麼?2成青年勞工打算到海外工作
據了解,非學生青年勞工初次就業年齡平均為21.8歲,平均尋職時間為2.1個月,尋職時間以「1個月以內」占63.8%為最高,其次「逾1個月至3個月」占21.3%,二者合計占85.1%。
非學生青年勞工初次就業考慮因素以「工作穩定性」及「薪資及福利」為主,分占51.6%及46.7%,其餘「通勤方便」、「能學以致用」、「能學習到知識技能」占比亦均約3成。非學生青年勞工初次尋職未遭遇困難比率為53.6%,有遭遇困難為46.4%;後者所遭遇的困難以「不知道自己適合做哪方面工作」占53.3%最高,其次是「經歷不足」占46%。 (相關報導: 不只醫藥、機械!這1產業首年「年薪有望破百萬」…全台大缺工「畢業生起薪年增4.9%」創新高 | 更多文章 )
另外,79.7%青年勞工沒有打算到海外工作,有打算者續降至20.3%;後者以打算到「東北亞」占44.7%最高,「美國、加拿大」占38.8%次之、「紐澳」占37.8%再次之,另「中國大陸、港澳」、「歐洲」分別占22.1%、20.7%,至「東南亞」占比則大減至13.9%。男性有打算到海外工作者占21.4%,高於女性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