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向盟邦與競爭對手祭出一波波關稅,這些國家紛紛反擊,全球爆發新一輪貿易戰。川普宣稱關稅可讓製造業回流,為美國增加新的就業機會,讓美國再次偉大;不過,多項民調顯示,美國過半數受訪者反對他的關稅政策,並憂心經濟陷入衰退。川普把所有賭注冀望在關稅上,這項損人不利己的政策能維持多久呢?
「對等關稅」將對全球經貿帶來致命傷
「關稅人」川普把關稅視為萬靈丹,上任以來炮火四射,他在3月26日宣布向所有進口車加徵25%的關稅,自4月3日起生效,並且最晚在5月3日前對引擎、變速箱等汽車零組件加徵25%的關稅。他把4月2日定為美國的「解放日」,準備對「骯髒15國」祭出新一波「對等關稅」。
針對川普將推出「對等關稅」,《經濟學人》認為,這將新增無數的行政官僚程序,需要不斷協商與談判,對全球經貿體系造成致命傷。這些關稅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界對經濟前景憂心忡忡。根據經濟學人/YouGov民調顯示,對於川普的多項關稅政策,反對者的比例均高於支持者。
CNN民調:61%不支持川普關稅政策
川普以為向盟國與競爭對手祭出各種關稅,就可以讓製造業回流,為美國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但美國消費者最先感受到的是物價上漲,從牛肉、漢堡、酪梨、馬鈴薯、汽車到建築,許多東西變貴了。根據CNN民調,川普的關稅政策,受訪者有61%不支持,而支持的比例僅39%。根據《衛報》民調,民主黨人有89%、獨立人士有75%擔憂經濟惡化陷入衰退,共和黨人有65%擔憂經濟衰退,受訪者超過半數以上擔憂經濟陷入衰退。
川普的關稅措施快又猛,不僅在國內引發反彈,在國際上引發盟國與競爭對手的反擊,而且從加拿大到歐洲的消費者已發起一波波拒買美國貨的運動,包括拒喝可口可樂,拒買特斯拉。美國貨品在開發中國家曾是進步的象徵,如今從加拿大、德國、法國、丹麥到瑞典都有消費者在社群媒體發起拒買運動,表達對川普政府的不滿與憤怒。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中年女士告訴《紐約時報》,「拒買美國餅乾,這表達了一種抗議。」
美國對外貿易失衡 都是WTO害的?
美國對外貿易失衡要從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說起,從那時候開始,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大幅成長,而2000年中國加入WTO,更加速了貿易逆差的增長,美國貨品貿易赤字從最初2000多億美元暴增至1兆美元以上。川普第一任期時擔任貿易代表的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曾指出,「貿易是美中關係的罩門,這項弱點持續削弱美國在世界舞台的地位。」
美國如何一步步失去製造王國的地位?萊特海澤在《No Trade Is Free》(沒有貿易是自由的)書中指出,1995年時,美國曾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國,如今沒有太陽能電池在美國製造,而全球有78%以上在中國製造。在汽車產業方面,1990年代,美國進口的汽車約400億美元,如今成長至1800億美元以上,而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不到一半是在美國組裝。早在1970-80年代,美國曾是全球關鍵半導體製造的領導者,如今全球最先進半導體製造有9成以上在台灣製造,美國沒有製造任何先進半導體。
美國對外貿易赤字急速攀升,在萊特海澤心中,是無法承受的危機感。他認為,「在地緣政治下,美國與競爭對手保持巨大貿易逆差,非常愚蠢。美國消費者每年把上兆美元財富轉進中國,幫助中國發展經濟,提升國際地位,並且讓中國在國際上更有影響力。」他主張,美國應與貿易夥伴進行公平對等的貿易,關稅是重要手段,而川普找到了這根魔杖,要透過關稅讓製造業回流。
川普揮舞關稅魔杖 為史上最大規模減稅鋪路
然而,美國對外貿易失衡累積了30年,如果關稅這根魔杖能夠發揮前所未見的魔力,而且不產生副作用,也不至於淪到川普來揮舞。關稅對消費者而言形同加稅,美國各項物品價格上漲,不僅消費者吃不消,企業界與投資人對經濟前景亦感到悲觀。
在國內多數民眾不支持,企業界反彈聲浪高漲,國際上引發盟國與競爭對手反感之際,川普狂亂揮舞關稅魔杖,表面上是為了讓製造業回流,為勞工增加就業機會,或許真正原因是為了支應下一波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案。問題是,美國經濟一旦陷入衰退,且缺乏民意支持,川普的關稅政策能持續多久? (相關報導: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甘願當俎上肉任由美國霸權宰割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