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美國總統之後,選前力挺他的富豪馬斯克,也兌現川普的競選承諾,建立了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簡稱DOGE),開始清查美國聯邦政府各部門的浪費。當然,這絕對引起了「吃政府」的憤怒,但也有力挺的人,認為這是川普正在實現自己第一次當選總統的承諾──抽乾沼澤、打倒深層政府。
什麼是深層政府,簡單說一個政府發號司令的是政務系統的人──在民主國家,他們是選民選出、或是由選民選出的人任命產生的,而實行政務系統所下的命令,則是事務系統。深層政府是指本來沒有制定政策權力的事務系統,因為太過龐大開始自成體系,不鳥政務系統的指揮。在一個民主國家,這象徵人民選出來的代理人被架空,在專制國家,則象徵檯面上的獨裁者實際上只是魁儡,根本沒得「裁」。因為嗅覺靈敏的利益團體,只會找上真正能操作權力的人進行「交換」,沒有實際決策權,自然就變被架空的魁儡了。
行政系統尾大不掉不鳥權力者古即有之
這就是為什麼陰謀論者會指稱「深層政府」是一場政變。
一個政府該由政務系統主導、而非事務系統,主要牽涉「政治責任」,不管是民主國家還是專制國家,政務系統都必須為擬定的政策負責,甚至連東亞大陸古老的天朝皇帝,時不時都得裝裝樣子下個「罪己詔」,以示皇帝對自己的施政失誤認錯。相反的事務系統的事務官,除非是貪污腐敗違反法令,否則是不用為錯誤的政策導致的損失負責任的,所以台灣時至今日才會以「鐵飯碗」代稱公務員。
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讓「建制派」叫苦連天。(資料照,美聯社)
用政務系統和事務系統做區分,單純是因為台灣是民主制度國家,這樣講比較容易懂,但比較精確的說法應該是權力者(例如皇帝、國家主席、總統、國會)-行政系統-被統治者這樣的分層結構。題外話,在民主國家負責統治的是國會或總統,絕不是行政系統。行政系統尾大不掉不鳥權力者,其實不是陰謀論者的夢話,事實上,在古代的東亞大陸天朝,就實實在在發生過。
龐大的唐王朝在10世紀初滅亡後,東亞大陸中原地區,出現了梁、唐、晉、漢、周這5個短命王朝,因為它們的國號之前都已經被用過,所以後世歷史書寫,就在這些國號前面加上了個「後」字,它們就是大家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五代」。
喜歡狗奴才的皇帝最討厭的臣下
5個王朝前後加起來不過53年的國祚,從後梁成立到後周滅亡共有14個皇帝,卻有一個官,歷事5朝(唐晉漢周外加契丹)、8姓(8個家族)、11帝,而且當的都不是小官,被稱作是「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超過40年。他就是被歷朝歷代希望「天下盡是我的狗奴才」的皇帝們最仇視的馮道。
希望全天下都當他們狗奴才的皇帝們,甚至為此編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對他們來說,馮道實在是個很礙眼的存在,因為他象徵著不管上頭的權力者怎麼換人,只要有他們官僚系統的存在,社會就能正常運作;甚至,他們的存在還暗示著不管上面的權力者換了誰,都需要他們官僚系統的配合才能運作。
(相關報導:
許詠翔觀點:馬斯克大查帳,減赤才是本體、肅貪只是附帶作用
|
更多文章
)
事實上在馮道歷經朝代換來換去、皇帝死了一個換了一個、又死了一個又換了一個,仍然「好官我自為之」(這邊是用字面上的意思),也屢屢遭到質疑怎麼沒有「以身殉主」,但馮道認為不管權力者怎麼更換,老百姓都得過日子,他身為相國,就必須維持基本的社會秩序。
儒家並不鼓吹士大夫要忠君
馮道是個忠實的儒家信徒,儒家對於行政系統成員的指導原則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換句話說,儒家很早就認為行政系統成員(士大夫集團)的責任不在於忠君──當皇帝的狗奴才,而是要實踐「仁」。所以馮道的「好官我自為之」,不當皇帝的狗奴才,事實上正是來自於儒家的教導。但這種思想對於當皇帝的實在太過危險(皇帝要靠「行政系統」才能管制國家是個事實,這會讓臣下認為其實老闆怎麼換對我其實沒差),所以東亞大陸的天朝,才會想盡辦法要在儒家裡面加入「忠君」的理論基礎。
當然當官僚系統自認為自己才是政府系統的運行者之時,政治責任就會混亂,專制君王的權力基礎,是天下是他、他老爸、他阿公、他阿祖、他祖公……打下來的,施政錯誤有可能讓他葬送已經到手的大好江山。民主國家就更不用說了,民選官員的權力基礎來自選民的選票,施政錯誤可能下一次就得不到選票,甚至不用等下一次選民就會用選票罷免你讓你下台。
孔廟是行政系統在天朝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扮演重要角色的象徵。(資料照,台中市政府提供)
例如前面提到的馮道,在權力者來來去去的亂世中維護社會基本運作,確實是了不起的志向,問題是王朝滅亡、一個皇帝殺另一個皇帝,難道他身為「相國」沒有責任嗎?事實上還真的是,這個老闆掛點、那個老闆也掛點,他還是「好官我自為之」,一點責任都不用付。常理推斷,當你的錯誤不會影響你的飯碗,那你鐵定不會太在乎自己犯錯。
至於為什麼美國近年來才開始被抓出來打的「深層政府」,會在古代東亞大陸的天朝,就由馮道這些士大夫階級實踐了呢?原因是,商鞅找出了「中央集權」的辦法,廢除了封建制度,並經由嬴氏王朝完成大統一後,成為後世東亞大陸天朝的標配,而衍生出龐大的行政官員需求,進而讓行政官員自成一個龐大的體系。
廢封建中央集權衍生出的龐大行政體系
紀元前4世紀的商鞅變法,是更早出現的權力者和中間人對決的實例,商鞅所處的時代是周王朝封建秩序正在崩潰的時候,他幫助嬴渠梁也就是後世所稱的秦孝公去除秦公國的「中間人」,改封建為中央集權的政制,為秦公國統一天下奠定基礎。
周王朝封建制度的結構,你可以想成一棟大樓,最大的王是整棟樓的業主,各諸侯則是各層的二房東,諸侯的家臣是各單位的三房東,然後租給各租客,這種結構產生的結果就是,名目上除了王之外,沒有人擁有自己的房子(沒有私人財產的概念,東亞大陸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說法,歐洲的貴族可以在平民農奴的大婚之夜先享受新娘的初夜權,也是因為這些農奴是他們的財產)。只是王當初就是沒辦法一戶一戶去收房租,解決房客問題,才會找一群二房東直接把屋子分包給他們,他只要跟各個二房東收租就好了。結果就是一個完全的「層層剝削」的樣貌。
(相關報導:
許詠翔觀點:馬斯克大查帳,減赤才是本體、肅貪只是附帶作用
|
更多文章
)
秦王朝讓中央集權制度成為東亞大陸歷代天朝的主流政制。圖為中國陝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資料照,美聯社)
這種分封制度有一些致命的問題,一是諸侯各行其是,一旦出事(天災、戰事),中央的王很難統一調撥資源處理(前面講過,他就是管不了才要分封);二是諸侯把封地經營得好,總會有不想上繳稅金的一天,意思是他會造反;三是諸侯經營不好他的封地,隔壁的諸侯很難不起覬覦之心,當王的權力幅度管不到(通常管不到)之時,就會有兼併的情事發生,兼併的情事多了,就會出現超強的諸侯霸主,意思是他也會想要造反;四是這些諸侯二房東三房東們,靠壓榨租客(平民階層、說穿了都是某種程度的農奴)就能溫飽甚至過得優渥,總是有人因此不思發展,而且王事實上也不想要這些諸侯發展自強威脅到自己,結果整個社會發展陷入停滯。
商鞅為嬴渠梁的秦國開出的圖強食譜,簡而言之就是「廢封建」,商鞅從「中間人」手上收回分封的土地,發放給實際耕作的「房客」,也就是說,這還是一種權力者繞過中間人「直營」的概念。
治理技術和科技讓歐美開始中央集權
封建成了秦國圖強的最大障礙,當時周王朝的領域和今天相比當然完全是地廣人稀的情況,分封的土地除了可耕地,還有大量的荒地,但被分封的地主靠收租就能吃飽,沒有太多意願去開發荒地,先不提農奴們平常勞於耕作,其中即使有雄心萬丈者自己跑去墾荒,得到的成果都還是屬於封建地主所有,這種制度結構根本沒有缺乏「開發」的誘因,沒有開發整個經濟環境就是一攤死水,國家自然沒有多餘的資源養兵(甚至讓人連多「生」兵的動機都沒有),怎麼圖強?
但商鞅把土地從封建地主手上收回後,交給原來是農奴的「無產階級」,並允諾墾荒的成果可由他們擁有(私有制),這個制度的最大意義其實是墾荒者可以把荒地開墾成良田後賣給其他人藉此獲利,鼓勵他們繼續拓荒,而藉由可耕地的轉移讓小田變成大塊農田,也能藉由規模經濟增加耕種的獲利率。周王朝封建制度封建地主被封賜的土地和爵位,都是不可轉移讓渡的。
德國另類選擇黨等歐洲民粹政黨,藉選民對建制派不滿而崛起。(資料照,美聯社)
秦公國變成中央集權的大政府,其實是廢封建必須的配套措施。另外,封建時代靠各封建地主的家法維持社會秩序,可以說各封建地各有其秩序,但商鞅制訂了《秦律》,作為各地和中央官員執行的基礎,全國一體適用,中國歷史劇中天災發生、地方官按照SOP開倉賑災、同時上奏朝廷請朝廷助力的情境,其實要在這種政制之下才有可能辦到;過去封建地主收田賦稅金,各有各的標準,但廢封建之後中央統一田賦稅金,理所當然連度量衡都要統一,後來嬴政滅六國後「書同文、車同軌」,其實只是放大商鞅變法廢封建,所必然發生的結果。
而西方要等到現代社會交通、通訊和管理技術的進步,加上集體主義(國家主義、社會主義)以及規畫經濟(共產主義、凱因斯主義)的盛行,都有加速權力向單一核心流動的效果。權力膨脹加上管理事項遠遠超過過去,造成了中央政府龐大化,也需要更多人來處理這些事務,才讓歐美政壇權力來自民眾授權的政治人物和公務機構的事務性公務員,逐漸開始架構類似天朝士大夫的特殊階級、自稱建制派夸言政治不由他們管理就是非理性民粹。
小政府才能徹底解決行政系統的「尾大不掉」
至於美國本來因為聯邦成立之初,各個加盟的殖民地(也就是現代的州)都極力保護自己的獨立性,聯邦政府本來就沒有很大的權力,管理的事務也不多,行政系統自然難以成為「體系」,一直到大恐慌和二戰發生,讓聯邦權開始擴張,這個「體系」才逐漸成形。這也就是為什麼陰謀論者描述被深層政府架空的魁儡總統,頂多就算道近幾十年的這幾位,不會算到二戰之前的原因。
(相關報導:
許詠翔觀點:馬斯克大查帳,減赤才是本體、肅貪只是附帶作用
|
更多文章
)
肥大的行政系統自成體系「尾大不掉」,有權力卻不用負責任,確實是現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問題,釜底抽薪的解決之道,恐怕只有限縮政府權力的「小政府主義」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