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 人類應對人工智慧的發展保持批判性思考

筆者認為,科技的發展已經讓人減少很多需要體力的工作,這本來是造福人類,可以讓人更輕鬆,但是人也是需要適度的活動,不然可能會影響健康,長期人類也會退化。(資料照,ai生成圖片)

人工智慧的發展無疑是目前社會關注的焦點,不過對於科技巨擘所勾勒出來的各種應用和商業模式,我們應該保持批判性思考,AI的本質就是工具,它應該是配角,而不是要控制或決定人類生活方式的主角,人不是要配合AI,是AI要來配合人。

科技長期是幫助人類文明持續演進的,讓人們工作更有效率、更安全,也能帶給人們娛樂,但是人性有時會讓發展過猶不及,脫離平衡的時候,就需要適度的調整,就像科技巨擘們勾勒出來的商業模式跟應用,如果不能真正造福於人類,就必須要有所調整。

最近很火的討論是AI代理,它好像能代替人思考,幫助人做規劃、安排行程,可能有些人覺得很棒,但有些人卻覺得怪怪的,科技如果能夠幫助人在混亂之中去整理當然很棒!但是人類的過度依賴,會不會讓人失去部分的思考統整能力?

科技的發展已經讓人減少很多需要體力的工作,這本來是造福人類,可以讓人更輕鬆,但是人也是需要適度的活動,不然可能會影響健康,長期人類也會退化,所以許多人在工作之餘也想要上健身房或者做瑜伽,來調整生活的平衡,適度運動,對身心都有幫助。

身體需要適度的活動跟運動,腦力不也是一樣嗎?更何況未來的世界真的會如這些科技巨擘假設的發展嗎?AI代理真的有可能全包了嗎?人類可以完全交給它嗎?AI代理不會犯低級錯誤嗎?AI代理真的會成為人的替身嗎?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但有一項是已知的,就是這些科技公司一直嘗試著在為他們的創意找到實現的出口,這樣他們才能夠賺錢,但是他們假設的未來世界是否真的適合人類?這還很有疑問!因為他們也是在嘗試錯誤,不斷的想要找出讓科技變現的方法。

有創意想賺錢沒有錯,但是需要能夠兼顧人類的福祉,過度彰顯AI的能力,希望人能配合AI的發展去工作生活,這就是本末倒置,人們應該要有警覺,能用AI幫助工作生活很好,但我們不是要追隨AI來生活,AI發展應該是要來造福人類的,而不是讓人感到不安及焦慮。

人類真實的創造力及情感,永遠都是人工智慧不能取代的!現在網路上充斥著AI做的假圖、假影片,讓人作嘔,這也會讓人反思“真實”的寶貴,AI的本質就是人類設計,用來訓練學習的工具,它是沒有靈魂的,千萬不要把沒有靈魂的工具人格化! (相關報導: 「政府應懸崖勒馬」 中研院士陳培哲等75學者發聲明:戒嚴思想審查已降臨 更多文章

*作者為金融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