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後,各國開始著重無人載具研製,台灣更是在2022年宣示成立無人機國家隊,目前軍方已經有許多部隊使用無人機,為擴大無人載具量能,中科院今(19)日與台大、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在台大雲林校區進行三校聯盟合作暨MOU簽署儀式,中科院長李世強表示,希望無人機園區能夠成為繼台灣晶片後,下一個經濟奇蹟,目前也已經有20幾家廠商包括國外大廠表達進駐意願。
國防部在114年度至118年度編列約68億預算請中科院在嘉義縣民雄鄉建立「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今年度預算則編列7625萬元,而今天中科院也在台大雲林校區與台大、雲科大、虎科大簽署合作MOU。
李世強致詞指出,國防部每年編列國防科技前瞻研究預算約10億,行政院根據國防產發條例每年也編列20億至30億的國防預算,今天跟三校的結盟,對於相關預算的爭取和應用,在未來可以達到最佳的效益,在AI的加持下,無人載具產業不只是在國防領域的應用,更在農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都帶給未來無限想像。

李世強表示,中科院在無人載具產業扮演的角色就是銜接器,要把產官學銜接在一起,用國家有限的力量去達到目標。李世強強調,國防部目前正在修正相關規定,很快就能把中科院所累積的國防技術,做最佳化協助相關產業,現在民雄正在做無人機園區的設置,這也是全球第一個設立的無人機航太園區,能夠為台灣所有無人載具,在全球共同打拼,創造繼台灣晶片後,下一個經濟奇蹟。
對於目前有多少廠商想要進駐民雄園區?李世強透露,目前已經有超過20家廠商表達意願,同時也有國外的大廠希望能夠進駐。針對無人家園區是否對於國防韌性為不可或缺一環?李世強則說,民雄的航太園區是全世界第一個為了無人機產業單獨設立的園區,前面並沒有典範可以學習,現在中科院還在摸索,但這絕對是必要的,不然不會有這麼多廠商高度關切。 (相關報導: 黃仁勳矽光子概念股出爐!輝達推2款CPO交換器 這4家台廠入列 | 更多文章 )
由於現在無人機園區預算遭到凍結50%,李世強表示,中科院已經表達會做專案報告,希望能夠順利解凍,但專案報告內容也一定要能說服委員;當時會凍結的原因,是在於未來園區的經營管理權責是誰,不過要強調的是,中科院是完全開放態度,只想把這個園區蓋好,只希望帶整個無人機國家隊往前走,但不一定要去經營管理這個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