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太仰賴台積電恐染荷蘭病?謝金河提2數據反駁 點名這檔有望成奇兵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演講指出,將台積電視為台灣經濟未來的唯一支柱,可能重蹈「荷蘭病」的覆轍。(柯承惠攝)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在演講直言,「矽盾」和「護國神山」的觀念是台灣產業發展中的一大誤區,將台積電視為台灣經濟未來的唯一支柱,可能重蹈「荷蘭病」的覆轍。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點出2項數據直言,說台灣恐染荷蘭病的,先弄清楚,什麼是荷蘭病?謝金河也透露台積電現在處境是「上有鍋蓋,下有鐵板」,反而這檔可能是奇兵。

謝金河說,這幾天為了台積電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的事,台灣又吵成一團,站在「疑美恨川」這一組的人都說台積電掏空台灣,傅崐萁又在立法院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吵起來。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要總統賴清德總統把台積電董座魏哲家抓起來。還有一個台大的副教授說台積電如果跌破500元,魏哲家要下台負責,但只看到情緒勒索,沒有看到具體論述,都是口水。

謝金河提到,他在今年一開始就說台積電月線的九月K、D指標都在90,連續漲3年的股價會比較有挑戰,今年恐多事之秋,可能是「上有鍋蓋,下有鐵板」的格局,反而聯電可能是奇兵。

而針對外界憂慮台灣過度倚賴半導體產業恐重蹈「荷蘭病」覆轍,謝金河表示,童子賢在日前演講先肯定台積電,又暗示台灣恐有「荷蘭病」。但什麼是荷蘭病?簡單來說,就是荷蘭挖到天然氣油礦,整個國家資源都集中在這裡,接著荷蘭盾大升值,造成產業競爭力下降,接著衍生很多問題。

謝金河表示,大家說台灣的產業獨厚台積電,資源集中在台積電,造成很多產業的排擠效應,但簡單看幾個數字,新台幣這幾年貶多升少,並沒有升值到產業失去競爭力。這些年有的產業不好,大多數都是被中國過剩產能打敗。另一個是除了半導體,台灣的資通訊產業愈來愈強大。今年2月,台灣出口再度成長,前兩個月,資通訊產業出口265.65億美元,年增48.2%,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284.28億美元,年增13%,台灣的出口強度仍有維持在高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