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一席不排除經濟衰退可能性的言論,導致市場恐慌情緒升溫,但法人認為,美國經濟在基本面強健的支撐下仍具韌性,台股的長期優勢也未改變,如今面臨市場劇烈震盪,正是逢低布局的好機會。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加深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但聯準會(Fed)日前公布的經濟褐皮書顯示就業情況略有改善,儘管2月失業率微幅上揚至4.1%,為市場帶來信心面的壓力,值得留意的是,在美國通膨大幅降溫的過程中,並未引發失業率大幅上升,仍然持穩於長期低位,顯示美國整體就業市場在經濟基本面強健的支撐下,仍具一定韌性。
在企業活動方面,彭子芸表示,美國公布2月ISM製造業PMI指數,自前值50.9下滑至50.3,雖然出現趨緩跡象,但仍穩守於50以上的擴張區間,而被視為美國服務業前瞻指標的服務業PMI指數上升至53.5,優於市場預期。

彭子芸分析,在基本面無虞的情況下,美股經過近期較為明顯的修正後,部份高估值股票的價格回落至合理水位,反而有助於提升未來股價的揚升潛力。
此外,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的氛圍下,資金開始流入防禦性板塊,例如MSCI醫療指數在面對股市波動度提升的逆風因子下,年初以來的表現仍為最強產業,加上隨著AI在醫療產業的應用日益增長,許多製藥技術已經開始透過AI提升藥物研發效率,這波由AI帶動的創新浪潮,也在深化影響醫療產業,進而吸引投資人對製藥產業的關注力。
彭子芸認為,短期內市場仍可能受到宏觀因素影響而震盪,但仍看好創新科技與核心產業的長期趨勢朝不可逆的趨勢發展,對於美股仍為全球資金流向重點的看法不變,建議投資人可在股市震盪期間分批加碼,不僅能縮短市場震盪恢復期,也能加速放大整體投組的表現機會。
第二季通常是投資台股的好機會
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協管經理人游秋華認為,如今正是長線投資的良機,尤其台股長期優勢未變,包括強勁的歷史報酬率、受惠於美中貿易戰的產業機會、企業獲利穩健增長及AI發展趨勢,但選股難度加大、市場容易受消息面影響,建議投資人透過主動管理型基金掌握市場脈動,布局未來成長契機。
游秋華指出,雖然短期市場波動升溫,但台股依然是最值得投資的市場之一,而且從過去經驗來看,第二季進場,通常都是投資台股的最佳機會。
盤點台股四大優勢
游秋華進一步分析台股具備四大優勢,使其長期投資價值湧現。首先,台股在全球市場表現強勁,過去20年累積報酬率甚至超越美股。
其次,美國限制中國產品進口,反而讓台灣供應鏈受惠,帶動產業發展。第三,台灣上市櫃公司2025年獲利年成長率預期將持續保持雙位數成長。
最後,AI產業仍然是長期趨勢,雖然短期可能成長減緩,但受惠範圍將從伺服器等基礎建設擴展至終端應用產業。
只不過,台股基期偏高,近期市場仍受貿易戰、聯準會政策及通膨升溫等因素影響,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投資難度日益增加。
游秋華提醒,投資人若單憑個人投資或被動型ETF掌握市場,恐難獲取超額報酬,因此建議投資人透過台股基金布局市場,以主動投資掌握產業輪動機會。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