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將成為加拿大下一任總理,至少在目前是如此。隨著該國面臨由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發起的全球貿易大戰,卡尼被認為需運用自己處理全球經濟危機的經驗。
卡尼曾在2013年擔任英國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行長,成為該行超過300年歷史以來第一位非英國籍的行長。在此之前,他也擔任過加拿大央行行長,成功引導自己的祖國度過了經濟大衰退,之後才被挖角到英國擔任最高銀行職位。
然而,與加拿大大多數有意參選的總理候選人不同,卡尼從未擔任經選舉任命的公職。不過,他在接替即將離任的總理賈斯廷·杜魯道(Justin Trudeau)的競選中輕鬆勝出。現在,他必須帶領他的國家迎接其中一項最艱鉅的挑戰——與最大貿易夥伴美國之間日益升級的貿易戰。
但要保持總理的職位本身就是一場鬥爭。加拿大的下一次聯邦選舉定於十月舉行,但許多人預計選舉將提前至本月召開。
高中校長之子
雖然卡尼曾在全球各地居住,於紐約、倫敦和東京等地為投行高盛工作,但他出生於遙遠的加拿大西北福特史密斯(Fort Smith)小鎮。他是高中校長的兒子,憑藉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並參加了最具加拿大特色的運動——冰球。1995年,他在牛津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3年,他離開私營部門,加入加拿大銀行擔任副行長,隨後在財政部任職高級副部長。2007年,卡尼被任命為加拿大中央銀行行長,正值全球市場崩潰前夕,導致國家陷入深度衰退。他在中央銀行的領導受到廣泛讚譽,幫助國家避免了危機的最壞情況。
儘管央行行長通常言辭謹慎,但他在大幅降息後,坦率表達了至少一年內保持低利率的意圖。這一舉措被認為幫助企業在市場下滑時持續投資。後來,他再次被挖角回英國倫敦,成為英格蘭銀行行長,採取了類似的策略。
在他的任期內,他主導了該行的重大變革。在他上任之初,英格蘭銀行承擔了金融監管的責任,取代了被廢除的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歷經脫歐和新冠危機的銀行家
他被認為要使銀行現代化,因此他的媒體曝光率遠高於其前任。2015年,英格蘭銀行將每年利率會議的次數從12次減少到8次,並開始在宣布利率決策時發布會議紀要。當他接任英格蘭銀行時,利率已處於歷史低位,但他引入了「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政策,試圖進一步支持經濟、鼓勵貸款,並承諾在失業率降至7%以下之前他的銀行不會提高利率。
對此政策的混淆使一位英國國會議員將他比作「不可靠的男友」,這一綽號在最初的改革爭議平息後依然延續。
與以往大多數保持低調的行長不同,他在英國兩次重要的憲法公投前做出了頗具爭議的干預。2014年,他警告蘇格蘭一旦獨立,若想繼續使用英鎊,可能需要向英國讓渡權力。
在脫歐公投之前,他警告稱,投票離開歐盟可能引發經濟衰退。 (相關報導: 川普的國會演說對世界意味著什麼?華府智庫:一個充滿不確定的未來 | 更多文章 )
當年在脫歐投票後,隨著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辭去英國首相,英鎊暴跌,他向全國發表講話,試圖安撫民眾,保證金融系統將正常運作。他形容這是他任職以來最艱難的一天,但表示銀行制定的應急計劃運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