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與台灣斷交的南太平洋島國諾魯,近年面臨海平面上升與資源枯竭的雙重挑戰,為籌措居民遷村經費,政府決定推出「黃金護照」計畫,開放外國人士以10.5萬美元(約新台幣344萬元)換取公民身份。
諾魯「黃金護照」啟動大規模遷村計畫
諾魯這座全球第三小的國家,僅21平方公里的土地正遭受海岸侵蝕與極端氣候衝擊。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海平面上升速度為全球平均的1.5倍,導致低窪區域越來越不適合居住,迫使政府擬定遷村計畫,將90%的居民遷往島內較高的地勢重建新社區。
然而,要完成這項工程,初步估算至少需要6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1.3億元),諾魯政府因此決定透過「黃金護照」計畫籌資,只要10.5萬美元(約新台幣344萬元)就能獲得該國公民身份,而諾魯政府希望以此在第一年募得570萬美元(約新台幣1.87億元),並逐步提高至每年約42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79億元)。
從全球最富到資源枯竭的小國困境
過去,諾魯因蘊藏豐富的磷酸鹽資源,曾是世界上人均所得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數十年來的過度開採,使80%的土地嚴重退化,不僅無法農耕,也難以提供適宜的居住環境,如今更面臨因氣候變遷而不得不遷村的嚴峻考驗。
在資源短缺、氣候危機加劇的背景下,諾魯希望透過販售國籍籌措資金,確保人民能在國內尋找更安全的立足點,而非淪為「氣候難民」。
黃金護照爭議多,國際觀感不一
以公民身份換取財政收入並非新鮮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曾推出類似計畫,但這類「賣護照」行為也飽受爭議。歷史上,部分國家發行的黃金護照曾被不法分子用來進行洗錢、逃避制裁,甚至涉及國際犯罪,導致部分政府最終被迫終止此類計畫。 (相關報導: 拒當下一個宏都拉斯!中國誘「進口牛肉」換斷交台灣,他們為民主把人驅逐出境 | 更多文章 )
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下,諾魯的黃金護照計畫究竟能否為國家帶來穩定財源、助力遷村重建,還是會衍生新的風險?外界將密切關注這場關乎國家存亡的政策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