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流巨頭DHL(DHLn.DE)6日對外宣布,將在德國啟動裁員,大約會有8000名員工受影響,此次計畫是為了替集團省錢,希望在2027年之前,能讓公司減少10億歐元(約新台幣354.9億元)或以上的支出。而這個縮編計畫透過外媒曝光後,市場普遍表示樂觀其成,股價也隨之上漲約10%,創下近三年來新高數字。
綜合德媒報導,DHL此番主要針對旗下的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進行開刀,目前旗下總員工人數為18.7萬人。不過,雖然外媒普遍以裁員稱呼,但執行長梅耶(Tobias Meyer)卻強調,DHL集團不會採取強制裁員(compulsory redundancies),而是透過自然流失(attrition)方式進行。
Deutsche Post streicht 8000 Stellen https://t.co/oyJoAxFMLo pic.twitter.com/RWkMfiL8Vl
— WELT (@welt) March 6, 2025
此外,之所以有縮減人力的計畫,主要和DHL不久前剛與Verdi工會達成薪資協議有關,因為這份新協議規定,DHL必須替員工加薪5%,公司到了2026年、即將增加3.6億歐元(約新台幣127.8億元)的營運成本,倘若不進行瘦身調整,會導致營運發生嚴重問題,才會啟動裁員的程序。但看在工會眼中,公司獲利被壓縮或限制,與政府監管政策太嚴苛、郵資上漲幅度不足有關,而不是薪資協議的問題。
滙豐銀行(HSBC)全球運輸與物流研究主管帕拉什(Parash Jain)指出,2025年全球貨櫃與空運貨運增長量,預計將減少一半,讓各大物流業者面臨獲利放緩的壓力。在此大環境背景下,預計物流公司將進一步削減成本,而DHL的裁員也只是反映趨勢。

DHL在2024年息稅前盈餘(EBIT)來到58.9億歐元(約新台幣2090億元),略高於分析師預估的58.1億歐元(約新台幣2061.8億元)。展望2025年,公司預測營業利潤有望超過60億歐元(約新台幣2129億元),這個數字略低於市場預期,主要擔心全球潛在的進口關稅或貿易動盪,衝擊身為物流產業的他們。 (相關報導: 川普政府大裁員潮:美國聯邦機構恐「無一倖免」,初估至少20萬人面臨失業危機 | 更多文章 )
大家熟知的DHL,主要以快遞與跨國包裹業務為主,但實際上以德國郵政為基礎發展的他們,除了傳統的郵政、包裹與物流,目前業務範圍還橫跨金融。集團總部位於德國波昂(Bo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