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話個資外洩排亞洲第二!1種簡訊「高機率詐騙」千萬不能點 金融卡、存摺資訊全被盜光

台灣的電話個資外洩問題嚴重,外洩率達62.4%,在亞洲排名第二。(示意圖/取自pixabay)

來電辨識服務Whoscall去年(2024)推出「個資外洩檢查」功能,讓用戶能查詢電話號碼與電子郵件是否曾遭洩露,根據最新發布的《2024年Whoscall年度報告》,馬來西亞的電話個人資料外洩率高居亞洲第一,且詐騙電話數量在一年內大幅上升82.81%。台灣的電話個資外洩問題同樣嚴重,外洩率達62.4%,在亞洲排名第二。

馬來西亞詐騙案件激增 個資外洩問題嚴重

馬來西亞的電話號碼外洩率高達98%,姓名洩露比例也達到89%,顯示個資外洩情況極為嚴峻。隨著詐騙集團利用這些資訊冒充銀行、政府機構進行詐騙,2024年馬來西亞共收到298萬通詐騙電話,相較於2023年的163萬通激增近九成。此外詐騙簡訊數量達到529萬條,較前一年增加近20%。

報告顯示,高達72.5%的馬來西亞用戶發現個人資訊曾遭洩露,這一比例在亞洲主要八國中位居榜首。由於詐騙猖獗,馬來西亞因詐騙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同步上升,2024年詐騙金額達到15.7億令吉(約新台幣116.5億元),比2023年的12.2億令吉(約新台幣90.5億元)增加超過28%。

台灣詐騙問題嚴重 簡訊成主要詐騙管道

除了馬來西亞,台灣的電話個資外洩問題同樣嚴重,外洩率達62.4%,在亞洲排名第二。台灣的詐騙案件中,有90%為詐騙簡訊,其中貸款詐騙占比高達八成。詐騙集團利用「免審核」、「快速放款」等話術,誘導受害者提供個人財務資訊,甚至要求交出金融卡、存摺等,進一步進行詐騙。

此外交友詐騙、假冒政府機關的繳費詐騙、包裹詐騙等類型也頻繁出現,顯示詐騙集團不斷滲透各種生活場景。報告指出,詐騙集團多透過釣魚郵件、社群媒體廣告、假投資網站等手法,利用短網址引導受害者進入詐騙環境。

政府與科技公司強化防詐機制

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詐騙問題,Whoscall於去年推出「個資外洩檢查」功能,幫助用戶查詢電話號碼與電子郵件是否曾遭洩露,並設置「網站檢查」機制,快速辨識可疑連結。台灣政府方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與電信業者合作推動「+886」國際電話語音警示,雖然有效減少部分詐騙電話,但詐騙集團也開始利用異常短碼變造號碼,以繞過防詐機制。 (相關報導: 台灣又有新詐騙手法!她收合作邀約「1動作」警覺沒上當 內行人曝「2異常」專騙這些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