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吸菸多受同儕影響、壓力驅使及菸草公司行銷策略影響,研究顯示女性吸菸會增加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中風等風險,並加速老化、損害生育能力。國健署強調,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我整體吸菸率下降,男性下降趨勢更加明顯,但我國女性吸菸率卻是呈現上升的趨勢。
依據國健署2022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以上女性吸菸率由2020年2.9%上升至2022年的3.7%,由18歲以後隨年齡增長逐漸上升,其中18歲至29歲年齡層為1.3%、30歲至39歲年齡層為3.8%及40歲至49歲年齡層有4.7%為最高。依此顯示,年輕女性在生活過程逐漸產生的吸菸習慣之問題,值得重視。
國健署曾邀請女性參與焦點團體座談,受訪者包括吸菸者與戒菸成功者,目的是深入瞭解女性吸菸率的可能原因。座談結果顯示,許多女性吸菸者在求學階段因好奇心或壓力首次接觸菸品,並在同儕與職場社交圈的影響下,繼續吸菸或難以戒菸。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自覺與家庭關係的變化,往往成為促使戒菸動機和行為的轉捩點。
此外,吸菸文化中的次文化因素亦不容忽視,例如吸菸帶來的「儀式感」、或在面對無聊、壓力與焦慮等情緒時的習慣行為,這些吸菸習慣,包括工作結束後、飯後吸菸,或在無聊時獨自吸菸,都是經過有意識的學習,逐漸演變為無意識的習慣行為,並且最終被合理化為吸菸的理由。另外,菸草產業更是刻意地將吸菸與獨立性、個人魅力以及婦女賦權等概念聯繫,並針對女性群體制定專屬行銷策略,進一步吸引女性吸菸。
根據美國肺臟協會資料,吸菸與每年80%的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個案有直接關聯性,並且增加中風的風險。女性暴露於菸霧中的有害物質,罹患肺癌的機率是男性的2倍;且每日使用2包以上紙菸的吸菸女性,死於肺癌的風險更為非吸菸女性的20倍。吸菸也會導致女性特定的健康影響,包括增加罹患子宮頸癌、骨質疏鬆症、生育能力受損和更年期提前等。此外,吸菸會使女性老化,產生更多臉部皺紋及造成牙齦疾病、蛀牙和口臭。
另外,吸菸或二手菸害對育齡女性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懷孕前或懷孕期間吸菸,會損害孕婦和嬰兒的健康,如妊娠併發症、胎兒出生體重低、早產或影響嬰兒正在發育的肺部與腦部。而懷孕期間接觸二手菸亦會導致嬰兒出生體重較低,也可能導致早產。
根據2022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發現,近4成曾經吸菸者目前已不再吸菸,最主要戒菸原因為健康因素(52.0%),其次為家人及同儕因素(17.7%),及心理因素(5.5%)。國健署呼籲正在吸菸的民眾,即刻下定決心戒菸,除靠自己的力量,強化戒菸動機、排除戒菸障礙、增強自我效能,加上伴侶、孩子、親密家人及朋友的互相鼓勵與支持,能大幅提升戒菸成功率,更促進感情及維護健康。 (相關報導: 連2家醫院遭勒索軟體網攻 衛福部制定「教戰守則」緊急救援 | 更多文章 )
國民健康署提供多元戒菸服務,全國有近2,700家戒菸服務機構提供民眾量身打造的戒菸服務,或撥打戒菸專線(0800-636363),透過方便、隱密的戒菸諮詢,一同討論並制定個人化的戒菸計畫,並指導民眾如何克服生理戒斷症狀,幫助民眾度過戒菸過程中的不適,共創無菸家庭及健康生活。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會導致癌症、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