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威脅將祭出一系列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多個與美國貿易順差較大的亞洲經濟體正「剉咧等」,急忙尋求對策以避免自己遭到高關稅打擊。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資料,截至2023年,亞洲大多數經濟體的平均進口關稅都高於美國;川普表示將公布一系列「立即生效」的對等關稅,也就是向那些對美國商品徵收較高關稅的國家,還以同樣水準的進口關稅:「他們向我收費,我就向他們收費」。全球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指出,川普並未點名哪些國家將成為目標,但強調此舉是為了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
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分析師預測「美國對大多數新興亞洲經濟體的關稅可能會上漲」,除了新加坡和香港,因為美國在這兩處享有貿易順差。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中國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2954億美元,位居榜首;越南則以1235億美元排名第二,而台灣、日本和韓國則分別為740億美元、685億美元和660億美元。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高級經濟學家安格利克(Stefan Angrick)向CNBC表示,雖然這些國家暫時躲過了川普的首波關稅攻擊,但美國政府的態度說變就變,未來仍可能成為箭靶:「他們不應該掉以輕心。」
越南貿易順差飆升,恐成川普關稅新目標
安格利克指出,越南因為對美國有巨額的貿易順差,加上國內有大量中國投資,因此被認為是最容易受到川普貿易限制衝擊的經濟體之一。根據WTO的數據,越南對最惠國(MFN)夥伴的平均關稅為9.4%,其中飲料和菸草的進口關稅平均高達45.5%,糖果、蔬果、服裝和交通設備的關稅則介於14%到34%之間。
川普早在2019年就曾批評越南是貿易體系「最糟糕的濫用者」,但自去年11月大選後,尚未對該國發表任何評論。面對潛在的貿易戰風險,越南政府近期加強與美國的經貿合作,包括承諾購買更多的美國飛機、液化天然氣等產品。
過去,越南受惠於川普對中國的關稅政策,不只成為中國企業外移的重要基地,還吸引大量外國直接投資,然而,一旦美國全面實施對等關稅,越南可能會面臨8%的進口關稅。

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近日已指示官員,為今年可能爆發的全球貿易戰做好準備。不過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分析師麥可・萬(Michael Wan)則認為,美國對越南的態度可能不會過於激進,而是採取「針對特定產業」的關稅政策。
印度準備讓步,盼能避免川普的關稅大棒
CNBC指出,由於印度對最惠國(MFN)國家的平均關稅為17%,遠高於美國的3.3%,因此多家研究機構認為,印度可能是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下,最大的受害者之一。根據麥可・萬的估算,美國對印度的關稅恐將暴增到15%以上。 (相關報導: 川普課徵鋼鋁關稅嚇壞市場,為何台灣鋼鐵股反而大漲?中鋼董事長解析台廠優勢 | 更多文章 )
為此,印度政府在月初的年度預算案中,下調了多項產品的進口關稅,包括機車、電子產品、關鍵礦物和鋰電池。印度財政部長潘迪(Tuhin Kanta Pandey)受訪時強調:「我們正在釋放『印度不是關稅之王』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