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早已掌握賺錢的技巧,聚財的管道與模式早已建立完成。他們在財富流動的趨勢端已經建好水庫,只等著讓金錢自己流進來,人類的財富分配從第一波土地、工廠、電腦、網路,到現在的第五波,已經又進入了另一種領域,藍金、生化科技。
1970年代是微波爐、1980年代是錄影機、1990年代是電腦和互聯網。在1980年代把握機會者,現在都已成為百萬富翁;在1990年代把握機會者,則已成為億萬富翁。
巴菲特不敗致富心法,讓錢源源不絕自己進來
許多富足的國家,從小就把孩子的財富教育擺在學習目的的第一位。從民間到政府都致力推廣,他們認為與其無止境供給孩子金錢,不如教他們學會增加財富的方法。
在日本基金經理人村上世彰,就是富爸爸教育下的少年得志者。村上世彰從念小學四年級時就學會炒股票,村上的父親在他就讀大學時,丟給他一千萬日幣的零用錢,告訴他說..「從現在起你的財務就自己獨立吧!別再來向我要錢了!」
於是他把一千萬去投資股市,將資金翻了好幾翻,賺得好幾億的資產,又將這筆資金成立AMC資產管理公司,短短幾年間,他的公司資產又再翻了幾百倍。
美國股神巴菲特從很小就嶄露了極高的財務智商,他十四歲時,利用送報賺來的1400元美金在內布拉斯州買了一塊約四十畝的農地,然後出租給人賺取租金,小小年紀就做了地主。
如果在存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的同時,能夠多充實自己的財經知識,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模式,那就可能是我們未來的致富因子。從小打開財務的視窗吧!
認知財富秘密:財富是自己來的,不是用勞力取得的。所以,要知道方法,有了方法,自然會有路帶我們到想要到達的地方。
我們亦可用更聰明的方法累積財富。學校裡只教我們不要不勞而獲,卻很少教我們如何一勞永逸。致富的關鍵,是學會槓桿操作,做一次,得更多。
我們大可選擇讓自己致富的行業別,如果這個行業又是自己的興趣,那我們的人生已經完整一半了。只可惜很多人,終其一生不知自己有其他選擇,踉踉蹌蹌走了一輩子。
如果你還在持續徬徨,用許多笨方法在累積財富時,請好好閱讀以下故事:
「一個農夫養了一隻母雞,有一天農夫發現 每週都產下一只金蛋。
農夫把金雞蛋賣了,到城裡招搖花費,但金雞一週只下一只金蛋,很快無法滿足奢侈的農夫。這天,農夫竟異想天開把母雞殺了,想一次得到所有的金蛋。
結果呢?母雞肚子裡什麼都沒有。
擁有一隻持續生金雞蛋的母雞,多麼令人羨慕。這一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明這隻會生金蛋的母雞。有了自己生金雞蛋的母雞,等於擁有持續收入。」
個人是這樣,企業主也一樣。企業家看到的,是製造更大的系統,與獨立運作的賺錢體系,而上班族卻貧瘠得只想到更多的工資。不同的財富觀點,導致不同的結果。
透過學習,把觀念的轉變,讓自己換一個億萬富翁的腦袋!
作者簡介|陳光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企管碩士日本七田真相超右腦研究中心副所長台北市潛能發展協會理事長Knowledge電視台「名人風雲錄」、「知識改變命運」節目主持人
作者介紹|張景富
台灣大學商學系畢;現任美商公司執行總監。
12年以上業務主管經歷,曾任智源科技公司業務經理、韓銳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博士倫股份有限公司北區業務經理;除了豐富的業務經歷之外,更具多年的股市投資操盤經驗,為許多企業老闆管理龐大資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布克文化《讓錢自己流進來》 (相關報導: 「趁早買房、長期用的東西要買貴的!」巴菲特給兒女的10個理財忠告,一生都受用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