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註定談判失敗」 粉專曝國共內戰歷史:外交收割是美國操作常態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會談不歡而散,最終並未簽署礦產協議。(美聯社)

外界引頸期盼的美烏元首會晤28日登場,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原預計要簽署礦產協議,允許美國獲取烏克蘭的稀土礦產,而美方將持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孰料,會談最終演變成激烈爭吵,導致關鍵協議未能簽署。有臉書粉專指出,這場談判,烏克蘭本來就是註定要失敗,並非是澤倫斯基外交手段不好造成。

臉書粉專「歷史哥澄清唬」提出,今日美烏會談核心是「烏克蘭礦產協定」,川普要的是用一場外交的勝利,挽回拜登時期「軍事的錯誤」,所以烏克蘭沒有拒絕的空間,而澤倫斯基錯誤的以為用「價值外交」,就可以迴避川普「現實主義」。粉專指出,目前澤倫斯基支持度已降到接近5成,也就是一旦選舉,澤倫斯基可能不只是政治生命上的,更可能是物理生命上的結束,因此這也是造成兩人不可能談成的核心。

「歷史哥澄清唬」以台灣1948-1949年的歷史為例,原本全力支持並實際援助國民黨政府的美國,在國共第二次內戰三大會戰打完,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就確定放棄國民黨政府,撤走軍事顧問團以及一切援助,最終直接導致國軍在中國崩潰,中央政府迫遷來台。後面美國政府就在1972年尼克森時代,靠著外交「聯中制蘇」回收了「軍事失敗」的代價。

「歷史哥澄清唬」總結說,這種在軍事投入上戰略失敗,最終靠外交收割扳回一成,創造美國「贏贏贏」,是美國國際操作的常態。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