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幾百萬換一本能進北韓的護照!五年來第一位踏上北韓國土的美國人,究竟想要做什麼

(翻攝Justin Martell的社群帳號)

電影製片人賈斯汀·馬泰爾(Justin Martell)剛成為五年來第一個踏上北韓土地的美國人,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他光是為了取得能夠進入北韓的「第二本護照」,竟然花了幾十萬美元。他為什麼這麼想去北韓?

美國國務院在2017年對北韓實施旅行禁令,原因是平壤宣稱22歲的美國學生奧圖·瓦姆比爾(Otto Warmbier)在北韓旅遊時偷了一張海報、並且將其判處15年「勞動教育」。美國方面經過一年多的談判與努力,瓦姆比爾終於被送回美國,但他已經變成了一名植物人,並在返美後不久後去世。

自從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北韓也一直不允許任何旅客入境,但北韓政府去年8月表示,將在2024年底之前,重新開始接待西方旅客。

先鋒媒體公司(Pioneer Media)創始人馬泰爾上週與兩家旅遊公司的代表——Young Pioneers Tours的澳洲籍代表羅文·比爾德(Rowan Beard)以及Koryo Tours的匈牙利籍代表蓋爾格·瓦茨齊(Gerg Vaczi)——一起訪問了北韓,不過馬泰爾不是為了自己去玩,而是為即將前往北韓的西方旅客準備行程。

馬泰爾對CNN表示:「我不想停止前往北韓,我不想結束我們兩國之間的交流。」

為了參加這次北韓之旅,馬泰爾要想辦法繞過美國實施的旅行禁令:他最後決定取得其他國家的國籍。馬泰爾透過加勒比海小島國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的投資入籍計畫來獲得獲得雙重國籍,但這個辦法非常昂貴也相當耗時。

馬泰爾表示:「我經歷了長達一年的文書工作、背景調查和財務披露。」他不得不在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投資幾十萬美元,由於許多逃避徵兵的俄羅斯人也想取得這個小國的國籍,因此類似的投資入籍計畫要價愈來愈貴。

馬泰爾表示:「由於獲得第二本護照的俄羅斯人數眾多,因此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護照的價格已經上漲了兩、三倍,甚至超過了2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19萬),但我付的錢比這少多了。」

儘管如此,馬泰爾覺得這一切值得:「你必須真的想去。」

北韓的新冠肺炎衛生措施仍然相對嚴格,戴口罩檢查體溫仍是常規做法,而且一些旅遊景點,包含北韓政府經常展現給外國旅客的當地市場,現在因抵抗新冠肺炎的傳播而關閉。有鑑於此,比爾德認為北韓政府2月19日接待新一波旅客標誌著一個重要的時刻。

比爾德對CNN表示:「我十分高興一個新的北韓旅遊團本週即將成行。我們都很興奮,找到平衡需要時間,重新解禁也確實非常難得。」

這個旅遊團的成員來自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澳門及牙買加等國。

除了俄羅斯人以外,北韓政府不允許旅行者前往平壤,反而政府在位於北韓與俄羅斯邊境的羅先市接待馬泰爾、比爾德及瓦茨齊。瓦茨齊對CNN表示,他覺得在羅先市的行程缺乏有趣的活動和旅遊景點。

「(在羅先市的行程)有很多工廠和學校。沒有參觀市場,行程沒有自發性。行程很快就會讓人感到重複。」

瓦茨齊也表示,北韓政府授權的地陪導遊對國際時事很熟悉,包含川普向幾個國家徵收的關稅、南韓政局及俄烏戰爭的發展。這名官方導遊說,政府對他們介紹了國際時事來幫他們和外國旅客打交道。瓦茨齊也發現,這次北韓之旅跟前幾次的拍攝規定比較寬鬆。

瓦茨齊表示:「他們只是罵我一次,也就是因為我拍攝了地陪。」馬泰爾則對CNN表示,他被要求刪除兩支影片:「其中一個片段拍攝了集體舞會的籌備過程,另外一個被要求刪除的片段則是我拍攝了導遊誤譯宣傳口號的影片。」 (相關報導: 「川普未能兌現承諾,讓金正恩感到被背叛」學者:北韓不會重回談判桌,跟俄國搞好關係更重要 更多文章

馬泰爾說,他沒有因為國籍遭到歧視,整個行程也沒有在公共場合看到反美海報、沒有聽到任何反美評論。當公園裡的北韓孩子看到他們就一溜煙跑了,一位導遊開玩笑說「也許他們知道你們是美帝主義者!」行程中最令馬泰爾印象最深刻的經驗,則是與北韓的同學聊西方的日常生活:「學生對於談政治不感興趣」馬泰爾對CNN說:「他們想聊音樂、體育 — 在美國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他們想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