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月23日舉辦大選,選出了聯邦議院的630名議員,德國保守派在野黨領袖梅爾茨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基督教社會黨聯盟(CDU/CSU)以28.6%得票率贏得國會大選,現年69歲的梅爾茨發表勝利宣言,表示會盡快着手籌組聯合政府。極右派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20.8% 的得票率位居第二,約為上次 2021年大選的兩倍。
德國有約 8300 萬人口,其中約 6100 萬人具備本次大選投票資格。這次競選焦點議題包含經濟復甦、邊境安全和非法移民、能源成本降低、鬆綁「債務煞車」制度(2011年納入憲法,以減少預算赤字並限制政府舉債金額,原執政的蕭茲團隊因無法達成「債務煞車」改革協議而垮台),以及俄烏戰爭等重大議題。
德國刻意設計的選制很少會讓單一政黨取得絕對多數,所以梅爾茨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組成他的聯合大內閣。這次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美國川普的暗助與范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發言明助,成了第二大黨,梅爾茨選前也曾表示不會和AfD合作,外界推測他極有可能和敗選的蕭茲所屬的社會民主黨(SPD)共組聯合內閣(得票率16.4%)。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得知德國大選出口民調結果後,第一時間就在RUTH SOCIAL發表回應。川普PO文:「看起來德國保守黨贏得了這場備受期待的重大選舉。與美國非常相似,德國人民對多年來盛行的不合常理的議程感到厭倦,特別是在能源和移民問題上。這對德國和川普先生領導下的美國來說都是偉大的一天。恭喜大家 —— 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勝利! !」范斯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二十分鐘對歐盟政要的「訓話」,再加上范斯在2月14日還特別會見了「另類選擇黨」(AfD)黨魁韋爾德,強調結為盟友。只是范斯、川普還有馬斯克(馬斯克曾支持AfD,梅爾茨即形容這種行為「極端且可恥,類似過去聽到來自莫斯科的言論」)一再地干預德國大選的作為早就引起德國各政黨與朝野政要強列反感。
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當場就稱范斯的高調演講「令人無法接受」;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也說,范斯「試圖挑起歐洲爭端」。總理蕭茲馬上回嗆范斯,明確表示不接受美國對德國大選的干涉。蕭茲強調,「我們的民主、我們的選舉,以及我們組成政府的方式,不容外部勢力干涉。」他還說,有充分的理由不與「另類選擇黨」合作。梅爾茨也當眾表明不會選擇與AfD合作。
川普原本盤算著指望新德國的內閣中AfD能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做為美國在歐洲的強大側翼。沒想到才剛勝選的梅爾茨,在23日晚間就在與其他政黨領袖舉行的電視辯論會上批評川普政府:「我的絕對優先任務將是盡快強化歐洲,如此一來,我們才能一步步真正達到不依賴美國。」馬上就狠狠打臉川普。梅爾茨的表態並非無的放矢。關鍵原因就是川普急著和俄羅斯達成停戰協議的談判中,完全把當事國烏克蘭與歐盟各國擱在一旁,不讓當事國家參與談判,早就讓烏克蘭與歐盟各國「極端不滿」與「極端不安」。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以烏克蘭為鑑─美國務院改變對台表述,綠營沒有自嗨的籌碼
|
更多文章
)
梅爾茨在電視談話中便直接指出:「我從來沒想過我必須在電視上說這樣的話,但在上周川普的最近一次發言後,顯然美國人,至少是這部分的美國人、這個政府,很大程度上對歐洲命運漠不關心。」梅爾茨除了直批川普之外,更直言不會對美國抱持幻想,誓言上任後將盡快團結、強化歐洲,以盡早達成歐洲「真正自主」、不靠美國,他甚至暗示,北約恐將不復存在。這也是歐盟第一位表態拒絕川普主義的政治人物。
2月24日將訪美的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在20日時接受網媒專訪時表示,他將試圖說服川普,華府的利益與布魯塞爾盟友的利益一致,而向俄羅斯總統普丁展現出任何軟弱,都會使法國更難與中國和伊朗打交道,還意有所指地指出「讓烏克蘭落入俄羅斯之手,等於在台灣問題上,向北京發出可以動手的戰略訊號。」馬克宏在因應2月18日美俄在沙國談判排除烏克蘭與歐盟之前,曾緊急召開2月17日下午歐盟峰會,共商烏克蘭情勢和歐洲安全。會中法國提議在未來烏克蘭停火線的後方,而非停火線上,駐紮「保證部隊」(reassurance force);不過,德國、義大利、波蘭和西班牙表態拒絕。2月19日法國二度召開歐盟緊急會議,針對烏克蘭問題,在華府令人震驚的政策轉變後,協調歐洲針對他所謂來自俄羅斯的「生存威脅」做出回應。馬克宏和川普24日的會談會不會有新的改變?還是歐盟與美國分道揚鑣的開始呢?
回到德國大選,儘管準總理梅爾茨和前總理蕭茲都當眾表明不會與另類選擇黨合作,可是在大選的結果獲20.8%的支持率,AfD已經成為德國的第二大黨了。顯示該黨——一度因官方懷疑其為極端主義而處於邊緣地位——現已成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儘管梅爾茨表明不會與AfD合組內閣,但是AfD已經是范斯認同的盟友,未來來自川普的壓力對德國來說會是更大的挑戰了!
在此之前,奧地利已經出現了聯合內閣難產的戲碼。奧地利去(2024)年9月大選後陷政治僵局,持「疑歐論」立場的極右翼奧地利自由黨(FPÖ)獲29%選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然而主流政黨皆拒絕與自由黨組閣。去年10月人民黨黨魁內哈默負責籌組新政府,由於在關鍵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他所領導的人民黨已終止與社民黨聯合組建新政府的談判。他辭去總理職位及人民黨黨魁職務。現今可能由人民黨推憲法部長艾茲達德勒接任看守內閣,並推動提前大選;或前總理庫爾茨回歸,帶領人民黨轉向與極右翼政黨合作。
綜合德語媒體報導,破局主因在於財政政策。當前奧地利正面臨嚴重預算赤字與經濟衰退,若持續惡化恐觸發歐盟「超額赤字程序」(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 EDP),必須在時限內向歐盟提交「財政整頓計畫」。只是若人民黨和奧地利自由黨組聯合內閣的話,會同意向歐盟提交「財政整頓計畫」嗎?奧地利是如此陷入困境。同樣德國會不會也陷入同樣的困境呢?
因為,德國前總理蕭茲就是因為德國經濟衰退,而「債務煞車」已在2011年納入德國憲法,以減少預算赤字並限制政府舉債金額,蕭茲團隊因無法達成「債務煞車」改革協議而垮台,他開除了財長,在國會信任投票上敗陣而被迫提前大選。如今梅爾茨接下蕭茲的爛攤子,當務之急還是在解決「經濟衰退」的問題。
奧地利與德國都因經濟問題而被迫內閣改組,試問歐盟其他國家,是否也有同樣的困擾?更何況2022年2月24日爆發的俄烏戰爭之後,歐盟所採取的立場與美同步力挺烏克蘭,經濟發展飽受戰火的壓力(別忘了之前還有COVID-19疫情影響)。如今川普為了拋棄烏克蘭這個燙手山芋而幾乎全盤接受普丁的開出的停火和談條件。如此豬羊變色的丕變新局勢下,歐盟要如何自處並重振經濟優勢?別忘了川普的關稅政策還在點名歐盟,無疑地對盟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從奧地利與德國大選中極右派勢力竄起,意味著「川普主義」已激勵歐盟各國的極右派團體與勢力的膨脹。川普主義的影響力明顯正在歐洲快速傳播,問題是當川普主義不斷施壓歐盟各國時,保守的封閉的經濟思潮就會衝擊自由主義的經濟市場開放式的發展,對已經大國崛起的中國市場,明顯地會是歐盟各國的重要發展市場,可是一旦受到川普主義的制約,就不得不隨川普起舞,屆時更不可能有關稅互利互惠的對等協議,更不可能發展出自己國家最佳與最有特色的經濟走向。反而會成為川普與中國貿易戰的棋子。德國的梅爾茨已經敏感到這個川普主義的威脅,問題是他領導下的德國未來四年是否敢於結合歐盟同道一起來化解國內的極右派「川普主義」,又能勇於和來自華府川普的直接威脅呢?
俄烏戰爭,川普以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一上台就推翻拜登的援烏計畫,他強調個人與普丁私下的交情來對俄烏戰爭喊停,完全無視歐盟與北約的盟友關係。在談判桌上當事的烏克蘭與歐盟完全被擺在一旁,無法和俄羅斯對談未來歐洲地緣政治的,自家的命運與未來發展與安全竟然無法操之在我。而川普只關心他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對於國際組織與國際合作,川普完全看的是利害關係而非道義互助,川普逼澤倫斯基簽署稀土等礦產協議,完全是逼烏克蘭簽下終身「賣身契」而非為了區域與世界和平。梅爾茨已經看出了川普的盤算,直言「不會對美國抱持幻想」,誓言上任後將盡快推動歐洲「真正自主」、不靠美國,他甚至暗示,北約恐將不復存在。問題是歐盟其他國家也看到這一點嗎?
總之,德國的大選帶來了歐洲局勢的新契機,準總理梅爾茨是否能如他所說地帶動真正自主的歐洲,而敢於和川普來對抗,正待觀察。而中國顯然早就對川普上台做了各種預防措施與準備,反觀我們的賴政府呢?對於川普帶動的世界新局,賴團隊毫無動靜,也毫無因應之策,沒有自主的國家思維,真的只能成為川普王國中隨時可以被犧牲的棄子啊!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以烏克蘭為鑑─美國務院改變對台表述,綠營沒有自嗨的籌碼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