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岸測燒掉太多零附件?張競指疑點不只一處 嘆潛艦絕對機密卻狂被爆料

海鯤號傳出海測時程恐延宕,國防部25日對此做出回應。(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灣首艘潛艦國造「海鯤號」原型艦現正進行泊港測試(HAT),如今傳出因岸上供應電壓不穩,導致燒掉多項次系統零組件,造成進度延遲,預計將在4月進行的海上測試(SAT)恐將跳票,但對此,國防部今(25)日發聲反駁。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列出數點理由,直指所謂的「傳聞」是違反常理,令人難以置信。

張競今在臉書指出,第一,艦艇建造施工階段,絕無直接將岸電電源接到待測試裝備做法。他認為,目前看來,問題根源不僅是在於岸電不穩,是在整個主電力系統配電板應對過載電流之保護斷路單元,完全沒有發揮功能,再加上保護斷路裝置也失效,才會讓過載電流燒燬單機零組件。他形容,若未能對症下藥,只想到再去籌購補充零組件,房間沒關門,冷氣開再強也不會涼;或是像水桶有破洞,灌再多水也永遠裝不滿。

再者張競表示,潛艦主電力系統是由同時供給主動力系統之蓄電池所供應,使用岸電測試裝備時,必然是由岸電對蓄電池供電,然後再由蓄電池透過配電板向各系統單機供電,這才是潛艦主電力系統運作方式。所以當潛艦主電力系統尚未通過測試完備就序,就繞過主電力供應系統,直接對系統單機供電測試,其實是完全白費功夫;因若不透過主電力系統供電進行測試,所有測試結果都會與實況存在落差,完全就是在做虛功。

他進一步說,基本原理無法胡亂騙人,海軍大字號救難艦與中字號坦克登陸艦都是主電力系統為使用直流電之艦艇,靠泊碼頭使用岸電維持各項裝備運作,而岸電不穩其實是家常便飯,基本上是靠配電系統穩壓整流,「那有一天到晚亂燒裝備?這種鬼扯蛋,怎麼好意思拿出來唬人。」張競也說,針對媒體報導提到的現象,除上述工程面外,造艦專案管理來說,原則上其實只有兩個方向,包括究責索賠以及檢討保險配套方案。

文末,張競感嘆,潛艦國造案是個「超級曝光之絕對機密」,在專案啟動後,特定媒體管道與軍火掮客不斷爆料,但造艦專案不論是委託造艦船東,抑或是承造工程廠方,經常不予說明或是駁斥,司法單位亦視而不見,刻意代人放話斧痕鑿鑿。他直言,若是到達違反常理讓人難以置信地步,恐怕只會弄巧成拙。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