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暫緩降息恐觸川普逆鱗?蔡正元示警1事:將和這3大新政產生矛盾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造成的衝擊令官員引以為憂,聯準會1月政策會議紀錄暗示短期之內可能不會降息。(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祭出多項關稅政策,引發國際經濟動盪。對此,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在網路節目《大大平評理》中表示,川普上任後提出高關稅、低利息、強美元三大政策,在經濟學邏輯上相互矛盾,可能導致高關稅政策無法產生效果。

蔡正元指出,川普施行高關稅可能產生輸入性通貨膨脹,此與物價上漲有直接關聯,因此利息不可能下降。在利息不降的狀況下,美國與其他國將維持原先利差,而利差擴大才能使美元上漲。施行高關稅導致利息無法下降,連帶美元無法上漲,三項政策相互制衡,可能導致高關稅政策無法發揮縮小逆差的效果。

對於美國聯準會暗示將暫緩降息,美股標普創新高,蔡正元表示,美股平均股價隨著科技股上漲,但還很難講,不要對此太樂觀。美國現在出現輸入性通膨的跡象,但還未影響嚴重,因此美國不能再依靠經濟數據判斷升降息,還須觀察第一季後的反應。他表示,黃金上漲和美股上漲不能等量齊觀,各國央行很少購買美股,但因戰爭為了保持幣值會購買黃金,央行管理與股票無關。

對於美股和美債的連動關係,蔡正元說明,美債會受到利息影響,美股則不一定。美股與GDP成長率、夢幻比有關,債券只跟是否倒債、利息高低有關,但也相對複雜。蔡正元表示,不能從美股市場看加密貨幣市場,兩者不一定連動,不要把加密貨幣想得太美,數字貨幣反應的仍是貨幣,重點是發行貨幣的央行握有的發行準備,及貨幣經過銀行膨脹,銀行的制度是否健全。目前對政府債券可信度低,央行認為維持貨幣可信度需靠黃金。美國目前是黃金準備本位的概念,黃金本位的概念可被外匯存底取代,但美國基本上沒有外匯存底。在多數國家,黃金和外匯存底是最大的發行貨幣,因此具有可信度。

蔡正元指出,在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前美國採取量化寬鬆政策,聯準會持續購買公債、企業債券,放出美元至市場。2022至2024下半年採取量化緊縮政策,聯準會賣出債券,收回美元,政府公債價錢因而下跌,利息上升。蔡正元表示,美國央行可能暫停或放緩量化緊縮政策,維持目前利息或使政府公債不再下跌。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日發布新一代AI Grok3,對於是否因此拯救輝達,蔡正元認為還言之過早,因為此模型在推出後未在市場激起強烈反應。蔡正元表示,談不上救星,不要太樂觀,還須觀察,目前許多國家宣布禁用DeepSeek,不如說是美國政府救了輝達。 (相關報導: 川普與財政部長唱雙簧?陳鳳馨分析「強勢美元」虛實:日圓最近急速升值 更多文章

蔡正元認為,DeepSeek一定需要外資注資,DeepSeek目前規模小,人數擴大後,未來可能要在海外自行架設算利中心,資金要擴大,且不斷推出新模型,不能單靠幻方量化,勢必需要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