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官員無知,全民自力救濟─被掐住脖子的台電有救嗎?

筆者表示核電最便宜,而地熱最貴。台電為何不肯使用更便宜的組合呢?因為被政府掐著脖子。(資料照,台電提供)

日昨,在野黨順應民調的用核,要求核電延役,經濟部居然回應許多機械等設備原依照40年的使用期限云云。可見官員無知顢頇,其實,40 年之限只因美國當年各式能源競爭之故。如此差勁的官僚怎麼決定國家能源政策?

按照美規建造與營運的我國四個核電廠,為何不能享有如同美國九成以上的核電廠延役二十年、甚至四十年?

至今,台電累計虧損四千兩百億元,這還沒包括核四廠的建造成本三千億元呢。主因是能源政策錯誤,包括非核。但台電不能自主決策盈虧,幕後由民進黨操盤,但該黨不負責財務,而由全國民眾支付。

看看台電去年各式發電成本:在自發電力方面,燃油7.3元、燃煤2.5元、燃氣2.94元、核電1.42元、風電4.4、光電3.94、地熱7.1元。在外購方面,燃煤3.36元、燃氣3.52元、風電6.59元、光電4.87元。可知,核電最便宜,而地熱最貴。台電為何不肯使用更便宜的組合呢?因為被政府掐著脖子。

此荒謬劇本日復一日,居然沒人能改變。監察院只是該黨橡皮圖章,不能期望挽救國運。立法院呢?在野黨聯手應可成事。

台電負債需要儘早解決,否則光是利息就慘了。當前,台電說,為了改善財務,開源節流五箭齊發,包括擴大綠電轉售與房地活化等,但均只是杯水車薪,例如,擴大綠電轉售「RE30」低碳電,預估今年可增加五億元收益。顯然,人在屋簷下,話術或演戲多於自救實務。

其實,台電有一招可大力自救:活化核電廠。例如,清大李敏教授主張,透過採購法招標,將四座核能電廠交給民間公司經營,得標者逐年支付台電公司權利金,包括核一、二、三廠延役改善工程,以及核四廠商轉所需之投資。投標者與國際核電廠運轉績優電力公司合作,透過合約委由台灣電力公司核能部門執行電廠運轉與維護的日常作業。民間公司負責電廠營運的決策,接受原能會依法規的管制與督導。民營公司可不受預算法與國家採購法的限制,大幅縮短流程,有效掌控工期,提昇施工效率與品質。則可解決台電財務困境、保障台電核能部門員工的工作權、傳承臺灣經營了四十年的核電經驗能夠、銜接後續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的建造與營運。此策略甚佳,應當儘速實踐。

當前,台電撥補遭刪,台電勢必漲價。民眾無力感加深,民進黨無能改變現況。國家虛耗在空轉中,誠屬不幸。如今,只剩立法院能力挽狂瀾,如上述的活化核電廠。請民眾支持節約荷包與挽救國運。 (相關報導: 台電、中油都輸了!經濟部4大國營事業「最賺錢是它」,營收達315億、唯一沒虧損 更多文章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