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拿疼怎麼吃不傷身?專家解析「止痛成分、正確劑量」這類人服用要特別小心

網傳「一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經痛時常吃恐導致洗腎」,醫師直言這是錯誤資訊。(圖/取自pexels)

網傳「一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經痛時常吃恐導致洗腎」,讓不少人對這款止痛藥產生疑慮。然而,醫師直言這是錯誤資訊,強調普拿疼的主要成分「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屬於安全藥物,正常代謝時間為12至15小時,並不會長期殘留體內,更不會導致腎衰竭。究竟普拿疼如何發揮止痛效果?怎樣服用最安全?哪些情況應避免?本文一次解答!

普拿疼為何能止痛?作用機制一次懂!

普拿疼(Acetaminophen)作為全球最常見的止痛藥之一,適用於頭痛、肌肉痠痛、發燒、關節炎等症狀。

其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大腦中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阻斷疼痛訊號傳遞,同時調節下視丘的體溫中樞,達到退燒效果,這款藥物已被使用超過百年,並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基本藥物之一,安全性經過長期驗證。

普拿疼怎麼吃才安全?劑量、時間這樣掌握!

1. 每日最大劑量:

-成人:每日不超過4公克(8顆500mg)-兒童:依體重計算,每公斤不超過60mg

2. 服用間隔時間:

-每次可服用1至2顆,最短間隔4小時,每日最多服用4次。-服藥時應搭配溫水,避免與酒精併用,以降低肝臟負擔。

3. 哪些人應避免使用?

-長期酗酒者、肝病患者應避免使用,以免增加肝毒性風險。-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謹慎使用,應諮詢醫師調整劑量。-孕婦可服用,但仍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

普拿疼會導致肝毒性?過量服用恐增肝衰竭風險

醫師提醒,普拿疼的肝毒性與劑量直接相關,過量服用可能導致急性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研究顯示,當劑量超過10克(20顆500mg)時,就有導致嚴重肝損傷的風險,因此務必遵守安全劑量。

避免肝臟受損小撇步:

-遵守每日4公克上限,不長期依賴止痛藥。-避免與含酒精的飲料、藥物(如感冒糖漿)併用。-有肝病病史者,服用前務必諮詢醫師。

普拿疼比NSAID更安全?腎臟病患者用藥指南

除了普拿疼,常見的止痛藥還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例如布洛芬(Ibuprofen)、阿斯匹靈(Aspirin)。兩者相比,普拿疼主要經肝臟代謝,對腎臟影響較低;而NSAID類藥物則經腎臟代謝,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更適合使用普拿疼。

-普拿疼(乙醯胺酚):主要經肝臟代謝,較少影響腎臟,但過量會導致肝毒性。-NSAID(如布洛芬):可能增加腎臟負擔,長期使用恐導致腎衰竭,需特別留意。

對於有慢性病史的患者,醫師建議先與醫師諮詢,選擇最合適的止痛藥,避免自行亂服藥,造成不可逆的健康風險。

-每日最多8顆,每次間隔至少4小時-慢性病患者應諮詢醫師後使用-切勿與酒精併用,以免增加肝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