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被中國外長「耍陰」 陳冲:別老牽託陰謀論

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指出,強勢語言國家常自以為是,認定對方理所當然要聽懂高級語言,無需假手翻譯。(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提供)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美東時間今年1月24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話,中國外交部發布的中文新聞稿提到王毅要盧比歐「好自為之」,盧比歐事後對媒體大吐苦水覺得自己被中方陰了,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盧比歐與其牽拖陰謀論,不如自備專業翻譯。

陳冲今(14)日以「各說各話 譯意盡失」為題,發表他對盧王對話風波的看法。強勢語言國家常自以為是,認定對方理所當然要聽懂高級語言,無需假手翻譯。其實在國際正式場合,縱使精通外語者也常攜帶譯員,數位化時代更可透過AI協助。以下為文章全文內容:

美國現任國務卿盧比歐是個有趣的人物,曾擔任聯邦參議員14年,立場鮮明,多次成為北京反制的制裁對象。1月21日上任後,戮力從公,除走訪川普朝思暮想的巴拿馬運河外,也主動和王毅通了電話,事後雙方都發布新聞,氣氛友善成功,不過媒體那壺不開提那壺,焦點都集中在盧比歐獲得王毅的一句贈言:好自為之。

國際場合縱使精通外語者,也常攜帶譯員

熟稔中文的人,都明白「好自為之」有何涵義,用在甚麼場合?事後西方媒體議論紛紛,1月30日盧比歐上熱門節目Megyn Kelly Show(顯然是刻意安排),就花了不少時間解釋,中方在玩翻譯的把戲,他本人當場並沒有被教訓的感覺,言下之意,魯比歐有被耍陰的怨懟,因為當場翻譯並沒說出讓他有I felt was over the top的話,否則魯比歐一定會等同回敬(I would say the same to him)。

川普上任後,美中雙方外長首次通話,既然「各說各話」,都說各自母語,在國際禮儀上就應自備翻譯,如不自備,想搭便車利用對方譯員,恐怕就要承擔聽不懂弦外之音的風險。在國際場合,強勢語言國家,常自以為是,認定對方理所當然要聽懂高級語言,無需假手翻譯。其實在正式場合,縱使精通外語者,也常攜帶譯員,除因術有專攻外,也可為本身預留思考或轉圜的空間,表現大國風範。何況時下AI翻譯功能強大,凸顯科技實力,掌握區區好自為之的精隨,何難之有?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見圖)美東時間今年1月24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話。(資料照,美聯社)

個別使用各自母語,固然會有Lost in translation(指原文某些微妙的意思或意境,無法在譯文反映)的問題,即使同一語言,也有不同意思解讀。20年前,我在報端專欄曾引用2004年經濟學人整理歐盟擴大為25會員國後,使用不同語言的誤會。 (相關報導: 離岸風電的未來》歐盟到世貿告台灣、經長一度想收回風場 前途不明開發商默默撤離 更多文章

其中縱然同是英文,英國人仍有許多弦外之音,可能與語調或習慣有關,造成誤解。例如英國人說by the way,一般理解是順便提起一件事,但很可能英國紳士的意思是:the primary purpose of our discussion is……(我們討論的主要目的是……)。此外,當英國腔說I accept your point of view(我接受你的觀點),不要高興太早,這位老兄的本意也許是I disagree and I don’t want to discuss it any further(我不同意並且不想再討論)。另外,當話題接近尾聲,英國佬表示 I'll bear it in mind(我會牢記在心),也不要信以為真,很有可能這只是I'll do nothing about it(我不會做任何事)禮貌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