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紀以來,位在巴拿馬北邊的加迪蘇格杜布(Gardi Sugdub)島,就是原住民族「庫納人」(Kuna)的家鄉,但在去年6月,由於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島上居民被迫遷移到距離不遠的新卡蒂(Nuevo Carti)村落生活。在遷居半年多後,他們向「英國廣播公司」(BBC)分享了他們的感受。
加迪蘇格杜布島與庫納人
位在巴拿馬北部沿海的聖布拉斯群島(San Blas Archipelago)由大約365個島嶼和珊瑚礁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而加迪蘇格杜布島便是其一。 數百年來,聖布拉斯群島一直是巴拿馬原住民庫納人的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當初庫納人為了躲避西班牙征服者的侵略,以及後來在大陸上爆發的流行病和與其他原住民部落的衝突,於是從陸地逃往這些島嶼;而自19世紀以來,加迪蘇格杜布島上就有庫納人定居。
庫納人以他們的傳統服飾「Molas」聞名,這些衣服上繡有鮮豔繁複的圖案,展現了他們獨特的民族文化。
2024年5月27日。加迪蘇格杜布(Gardi Sugdub)島上,孩子們在雨中奔跑。(AP)
隨著全球暖化導致地球升溫,兩極冰帽融化、海水因升溫而膨脹,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帕頓(Steve Paton)警告,幾乎可以確定,在本世紀結束前,聖布拉斯群島的大部分、甚至可能是所有的島嶼都將被海水淹沒。
加迪蘇格杜布島的平均海拔高度僅有50公分,自全球暖化以來,海水時常湧進居民的家中,而雨季時情況則更為嚴重。帕頓預測,按目前的海平面上升速度來看,幾乎可以肯定,這座低窪島在2050年就會無法居住了。
事實上,有關遷居的討論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當時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氣候變遷,而是人口過多。加迪蘇格杜布島只有400公尺長、150公尺寬,一些居民認為島上人口密度過高、居住環境過度擁擠,而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更加劇他們想要遷離的動機。居民馬丁內斯(Magdalena Martínez)向BBC說:「每一年,我們都發現海水變得更高。我們沒辦法在爐灶上煮飯,家中總是淹水⋯⋯所以我們必須離開。」
加迪蘇格杜布島是巴拿馬第一個因氣候變遷而被迫遷徙的社區。去年6月,馬丁格斯和島上其他200多戶居民一起登上輕艇和獨木舟,前往他們在陸地上的新家。她告訴BBC:「我只帶了衣服和一些廚具。離開時,我感覺就像有一部分的自己被留在島上。」
2024年5月25日。巴拿馬加勒比海沿岸的加迪蘇格杜布(Gardi Sugdub)島上,一名庫納族婦女走在路上。(AP)
在新卡蒂的新生活
天氣好的時候,只要搭船15分鐘,再乘車5分鐘,就能從加迪蘇格杜布島抵達新卡蒂。根據BBC,新社區的開發建設獲得巴拿馬政府1500萬美元的資助,還額外得到美洲開發銀行(IDB)的支持;在那裡,黃、白色的房屋整齊劃一地排列在柏油路旁,與過去擁擠的島嶼環境截然不同。儘管地理位置相距不遠,但對搬遷的居民來說,這裡就好像是另一個世界。
2024年5月27日。巴拿馬加勒比海岸新卡蒂(Nuevo Carti)村落的鳥瞰圖。(AP)
馬丁內斯興奮地向BBC展示她的新家:一間小小的平房,裡面住著她與14歲孫女碧安卡(Bianca)和她的狗。這裡的每戶人家後面都有一塊小空地,馬丁內斯說:「我想種木薯、番茄、香蕉、芒果和鳳梨!」這是在加迪蘇格杜布島上無法擁有的奢侈條件。
然而,離開熟悉的家園仍讓她感到難過:「離開一個住了這麼久的地方,確實很感傷。你會想念朋友、熟悉的街道,以及每天與大海為鄰的日子」。
走進新卡蒂的學校,裡頭有最新的電腦設備、運動場和圖書館等設施。12、13歲的學生正在練習庫納族的音樂和舞蹈;男孩們穿著鮮豔的襯衫吹奏排笛、女孩們則穿著傳統的「Molas」服飾,手裡搖晃著馬拉卡斯(maracas,又稱椰子搖鈴)。加迪蘇格杜布島上的舊學校已經關閉,仍留在島上的學生必須每天搭船來新學校。
馬丁內斯向BBC說,新卡蒂的生活條件比島上好很多,在島上,他們每天只有4小時的電力可以使用,還必須搭船到陸地上的河流取水喝。新卡蒂的電力供應穩定,但附近供水的水井卻時好時壞,每天只供應幾個小時,而且水泵有時會故障,導致軍民數日無水可用。
除此之外,新卡蒂目前還沒有醫療設施,瓦拉里諾(Yanisela Vallarino)向BBC分享,有一天晚上她的小女兒生病了,為了看醫生,她不得不在深夜乘船帶孩子回島上就診。巴拿馬政府告訴BBC,新卡蒂的醫療建設因資金短缺而停滯,但他們希望能在今年重啟計畫,同時也在評估如何為尚未從島上搬離的居民提供生活空間。
瓦拉里諾表示,雖然她對新生活感到興奮,像是她現在可以在新學校參加夜間課程,但她仍時常回到島上:「我還不太習慣這裡,而且我想念我的家」。
不願離開的人
戴維斯(Delfino Davies)是少數還留在加迪蘇格杜布島上的居民。在紀錄庫納人歷史與文化的博物館中,戴維斯一邊掃地,一邊笑著向BBC說:「如果這座島沉了,我也會跟著沉下去。」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怯。
大多數居民在去年離開這座擁擠的小島並搬到陸地上的村落,BBC指出,這導致了社區的分裂。在一片寂靜的博物館中,戴維斯感嘆道:「以前,孩子們的歡笑聲四處迴盪、音樂聲不斷,鄰居間的爭吵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現在,這裡什麼聲音都沒有了。」
2024年5月27日。加迪蘇格杜布(Gardi Sugdub)島上,孩子們在雨中奔跑。(AP)
在大約1000人搬走後,加迪蘇格杜布島上如今只剩下約100個人,其中有些人是因為新村落沒有足夠的空間,而另一些人則向戴維斯一樣,並不完全相信氣候變遷的威脅,或者打從心底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戴維斯向BBC說:「我的父親、兄弟、嫂嫂和朋友們都走了。有時候,留下來的孩子會哭,因為他們找不到玩伴」。」
戴維斯希望能留在海上,靠捕魚為生:「失去了傳統,就等於失去了靈魂。我們文化的本質就在這些島嶼上。」
保留庫納人的傳統文化
庫納族領袖洛佩茲(Tito López)一邊悠閒地躺在聚會所的吊床上,一邊向BBC說:「我的身份和文化不會改變,只是房子變了而已。」他強調,只要吊床在,庫納族的心就依然存在。
在庫納人的傳統喪葬儀式中,逝者會被放在吊床上一天,讓親友前來悼念後,再連同吊床一起下葬。
馬丁內斯坐在一旁,耐心地教孫女縫製傳統服飾「molas」。她告訴BBC:「對孫女來說,這很難,但我知道她一定能學會。我們獨特的文化不能消失。」當被問到最想念島上的什麼東西時,馬丁內斯嘆了一口氣,說:「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