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當小弟!日產否決本田收購提議,世紀合併計畫恐將破局

日產(Nissan)與本田(Honda)傳出有意合併。(美聯社)

剛剛在去年(2024)底拋出震驚全球市場的合併計畫,打算組建全球第三大車廠的日產(Nissan Motor)、本田(Honda Motor),僅僅經過兩個月時間,這顆泡泡似乎就快撐不住。最新消息指出,身為主導者之一的日產,選擇主動撤回整合業務的備忘錄,目前也不確定雙方是否會重啟談判。根據傳聞透露,兩大車廠整併破局的主因之一,似乎是日產不願成為小弟,拒絕本田要將其納為子公司的提案。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由於兩大企業未能在條件上達成共識,日產汽車宣告暫停與本田汽車進行合併談判。在日產喊停談判前一天,《彭博》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日產很可能召開董事會,投票否決本田提出的收購案。這份來自本田的提案,內容包含收購日產股份、將其轉為集團子公司。因為從現行市值來看,擁有高達7.3兆日圓(約 470 億美元)市值的本田,幾乎是日產的五倍之多,也讓該車廠有底氣進行收購,但此舉似乎觸及日產痛處,也與一開始的「聯合控股企業」大不相同。

日產與本田去年12月宣布,啟動業務整合談判,目標要在2026年8月成立聯合控股公司,讓兩大品牌合組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而長時間陷入業務困境的日產,也面臨本田開出的一系列改善條件,包含要求該車廠進行內部改革、搶救疲乏不振的業績,日產為此選擇大刀裁員9000人,但苦於各地生產線強烈反彈,導致該公司遲遲無法確定最終的改革方案。  

 

面對對方卡關,為加快整合步伐,本田提議將日產納為子公司,但是曾經也是龍頭之一的日產,更希望在合併談判中,維持並保有對等的地位,因此與本田開始產生對立,隨著雙方分歧日益擴大,最終才有現在外界看見的現象。外界也好奇,此次日產暫停談判後,兩大車廠是否還有重啟整合的可能,或是只繼續維持現在在電動車(EV)領域的部份合作。

2024年12月23日。日產執行長內田誠(左)、本田執行長三部敏宏(中)和三菱汽車執行長加藤隆雄(右)出席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聯合記者會。(AP)
2024年12月23日。日產執行長內田誠(左)、本田執行長三部敏宏(中)和三菱汽車執行長加藤隆雄(右)出席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聯合記者會。(AP)

除了所謂「大哥小弟」的紛爭,早在兩大車廠喊出合併的那一刻,其實就有不少分析師或前任高層公然看衰,其中也包含日產前董座、變裝逃出日本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在他看來,日產與本田最大的問題,兩家車廠同質性過高、市場與產品幾乎高度重疊,根本沒有合併後1+1大於2的吸引力。此外,同樣在日本起家的兩間車廠,身後多達3萬多家零件供應商,合併後該如何整合,也勢必成為一大難題與考驗。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 本田與日產合併談判背後: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業 更多文章

在中國與北美市場都面臨巨大挑戰,外加特斯拉(Tesla)、比亞迪(BYD)等更強勢品牌夾擊,日產和本田在業績和市占率上,都遠遠落後兩大勁敵,如今恐怕只能設法整合資源,創造1+1大於2的局面,才能讓彼此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