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企業開發的DeepSeek人工智慧在全球AI界引發震撼,對此,有美國議員近期提案,若美國公民協助中國AI研發或下載使用DeepSeek,將構成犯罪,最高可判20年監禁並罰款100萬美元。但也有外媒指出,中國在AI技術上的進展,正是因為受到美國制裁的刺激。
DeepSeek震撼AI界,歐美緊急祭出限制手段
近期,由中國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開發的人工智慧模型橫空出世,以低成本、高效能的特點震撼全球AI產業,不僅讓美國政府提高警戒,甚至連歐洲國家也紛紛出手限制。
據了解,美國政府已下令國防部、國會及相關機構全面禁用DeepSeek應用程式,海軍更直接警告官兵避免使用,以防技術機密外流;同時,義大利政府也迅速出手,限制DeepSeek取得當地用戶數據。
美國參議員提案禁用DeepSeek!違者最高恐判20年監禁
根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美國國會對中國AI技術的崛起反應強烈,近期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更提出一項法案,內容包括全面禁止美國公民、企業協助中國推動AI研發,甚至連下載、使用DeepSeek產品都將構成犯罪,而違者最高可被判處20年監禁,並處以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90萬元)罰款。
霍利長期以來對中國採取強硬激進的立場,曾擔任密蘇里州最高檢察長,並參與調查Google、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是否涉入選舉干預案件。
他在該提案中更進一步規定,美國企業、學術機構若與中國的學府、研究機構進行AI合作,將可能觸法,違者最高將被處以1億美元(約新台幣32.9億元)罰款,其中,涉及技術轉移的非美國公民可能面臨驅逐出境的處分。
德媒點評:資源受限反激發中國的創造力!
德國《經濟周刊》則對DeepSeek的成功進行剖析,認為這家初創企業的快速崛起正是「資源稀缺帶來創造力」的典型案例。
文章提到,DeepSeek的誕生並非來自中國科技巨頭如阿里巴巴、騰訊或百度,而是一家相對名不見經傳的企業,這表明,過去幾年來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可能意外促成中國AI團隊在有限資源下的快速成長,使他們在受限條件下仍能突破現有技術瓶頸。
首先,小型團隊往往比大型企業更靈活高效,因為他們必須專注於核心技術研發,而非陷入資源分配的內耗;其次,技術受限反而促使開發團隊尋找更務實且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最後,資金有限則降低了內部爭奪資源的矛盾,使團隊運作更加專注且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起,美國就對中國AI企業施加晶片禁運,限制輝達(NVIDIA)等公司出口高階H100晶片。然而,DeepSeek開發團隊在無法獲取H100的情況下,改用性能受限的H800晶片,並透過軟體優化提升運算效率,成功克服硬體限制的挑戰。
比如,他們重新配置H800晶片的132個流處理核心,使其中20個核心專門負責跨晶片通信,從而部分抵消了晶片效能上的劣勢,因132個流處理核心此,文章建議歐美應與中國展開公平的科技競爭,政府應優先確保市場正常運作,而非一味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縱容資本雄厚的壟斷企業。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國企業已經愛上DeepSeek?高性能、低成本模型衝擊市場,矽谷科技巨頭壓力山大! | 更多文章 )
報導中也提到,川普在就職典禮次日高調宣布斥資5000億元美元推動「星際之門」AI基礎設施合資計畫,這可能反而使得美國業界「變得懶惰」,只花更多心思去關注如何爭取資金,而非專注於技術創新與產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