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在中方斡旋下,緬甸Tatmadaw與果敢同盟軍在昆明舉行第七次談判。雙方簽署正式停火協議,停火協議達成後,果敢同盟軍控制的清水河和楊龍寨口岸也重新開放。果敢同盟軍(MNDAA)臘戌重建宣傳委員會成員表示,儘管MNDAA 已與Tatmadaw政府達成停火協議,但該組織不會從臘戌(Lashio)撤離。他說:「停火協議的確已經簽署,但撤離臘戌(Lashio)的消息並不屬實。據我們了解,這種說法沒有根據,且毫無跡象顯示會發生此類情況。第一特區臘戌的局勢良好,一切運作如常。」
果敢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長期以來飽受衝突困擾。此次停火協議的達成,為當地民眾帶來了希望,也為地區未來的和平發展打開了新篇章。果敢同盟軍與Tatmadaw政府在昆明的談判已經結束,主要問題還是臘戌(Lashio)的歸屬沒辦法談攏。雙方都不願退讓,其實雙方都有「苦衷」。
臘戌太重要了,緬甸Tatmadaw把撣邦最大的臘戌(Lashio)讓給地方武裝,緬族人那一關很難過。敏昂萊還真不敢簽字,他要是簽了只會加速下台,幾乎所有緬族強硬派和反對派都會把矛頭對準他。果敢同盟軍方面也是不可能會放棄臘戌城的,頂著巨大的壓力,用不少人命換來的臘戌,同盟軍上下官兵不會輕易還給緬軍。盟友德昂軍也不會答應,因為果敢同盟軍與德昂軍的老巢是背靠背的,果敢軍如果讓出了臘戌,德昂軍的側翼便會直接受到Tatmadaw的強力威脅。
為了早日結束緬北地區的軍事衝突,東方大國做了很多工作,談判雙方總會敬畏。雖然臘戌歸屬談不攏,但可以維持現狀,雙方脫離軍事接觸。先停戰,盡快恢覆口岸通關,口岸的經濟分成應該是可以談的。同盟軍也不容易,鄰國、佤邦和他停止貿易,緬軍也封鎖他,同盟軍自己又什麽也生產不了,不管同盟軍願意與否,他必須和緬軍簽署和平協議,因為同盟軍自己說了不算。2024年是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力量對軍政府軍隊發動強力反攻的一年,也是軍政府自2021年政變以來四年內軍事衝突最激烈的一年。2024年的一系列戰事,令少數民族武裝取得了顯著的軍事優勢。
(相關報導:
張俊華觀點:「王星事件」啟示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電詐
|
更多文章
)
各抗爭力量聯合攻占了多個戰略要地,包括軍政府東部軍區司令部、軍營、空軍基地及若幹城鎮。北撣邦的「北方聯盟」三支主要武裝(TNLA、MNDAA、AA)通過「10·27軍事行動」攻占了多座城鎮和東部軍區司令部。這是軍政府自政變以來首次喪失一個完整的軍區。克欽邦的克欽獨立軍(KIA)成功占領包括其培(ချီဖွေ)、板瓦(ပန်ဝါ)等重要城鎮以及中緬邊境的多個關鍵貿易關口如洋人街(လွယ်ဂျယ်)和甘拜地(ကန်ပိုက်တီ)。KIA控制的地區包含多個稀土礦資源地。這些礦區在2024年向中國出口了約8億美元的稀土礦產。KIA已牢牢掌控克欽邦的11個邊境關口,強化了對邊貿的控制。若開邦若開軍(AA)的攻勢也進展神速,若開軍(AA)通過一系列軍事行動控制了17個鎮區中的13個,包括重要的(အမ်း)和丹兌(သံတွဲ)。
他們在12月20日攻下了軍政府的西部軍區司令部,這是軍政府失守的第二個軍區司令部。最令Tatmadaw政府驚心動魄的是除未簽署全國停火協議(NCA)的民地武之外,已簽字的組織脫離和平進程的傾向逐漸加重。2023年5月,新孟邦黨(NMSP)宣布退出由簽署NCA的民地武組成的和平進程指導小組(PPST)。今年1月,勃歐民族解放組織(PNLO)正式退出和談,與政府軍全面武裝衝突驟起。新孟邦黨(NMSP)部分高層宣布另立山頭,向軍方宣戰。克倫民族聯盟內部主張與軍方合作的「鴿派」勢力被邊緣化,主張抵抗軍方的強硬派占據上風。
從緬甸的民族武裝來看,當前的局勢已經為他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緬甸國內一直存在「大緬族主義」與各少數民族堅持的「族群民族主義」這兩類民族主義的矛盾。但是2021年緬甸Tatmadaw重新奪權後,Tatmadaw面臨與「人民保衛軍」和民地武多線作戰的狀況,削弱了Tatmadaw的優勢,擡高了民地武的地位。民地武基本都重申了支持軍方強調的「防止聯邦分裂、防止破壞民族團結和鞏固國家主權」三大任務。各方達成了一系列協議,涉及民主制、教育、聯邦協議等方面。不過,這些共識基本都是原則性的,實質性內容比較少。
但是這些訴求並未體現在2008憲法之中,所以基本上可以說在民地武非常關心的實質問題上,Tatmadaw與民地武的立場仍存在很大分歧,也導致Tatmadaw在推動和平進程中未能取得實際進展。「10·27戰事」爆發以來,在一波又一波衝突的沖擊下,緬北各勢力間的力量對比已發生顯著變化,緬甸國內格局也正經歷重新洗牌。緬北各民地武的地盤普遍都有所擴大,導致控制區重疊的問題突出,緊張對峙的情況時有發生。基於此,未來緬甸民地武之間的矛盾不一定會彌合,反而有可能擴大。
當前,衝突愈演愈烈的虛假信息問題也很普遍,除了衝突帶來的有形影響,虛假信息泛濫導致的無形影響也日益嚴重。一方面,伴隨緬甸國內政治危機不斷發酵加劇社會撕裂,虛假信息「武器化」、「工具化」問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隨著近年緬北地區網賭電詐問題的發酵,中國國內對緬甸的關注程度明顯提高,緬甸、緬北等關鍵詞成了網絡熱搜。但是,一些中國國內的網絡博主、自媒體賬號發布的有關緬甸的信息內容存在大量誇張成分,甚至企圖以娛樂化方式博取眼球流量,導致出現了一些誇大事實、甚至子虛烏有的假消息。
(相關報導:
張俊華觀點:「王星事件」啟示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電詐
|
更多文章
)
而從民地武的角度來看,長期以來,它們的主要關切則是希望修改2008憲法,為自身爭取更大的自治權和實際利益。例如,北撣邦軍提出希望將自己目前的轄區設為高度自治的特區。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NDAA)重申了2008憲法框架下撣邦東部第四特區應該是自治區,但自治區要包括勐拉、南板和色勒,而不是2008憲法規定的只包括勐拉一個地區。佤邦聯合軍再次提出「升邦」要求,希望建立直屬緬甸聯邦政府的、南北佤聯合的「大佤邦」。若開軍(AA)在若開邦的攻勢中已控制了14個鎮區,但為何遲遲未對皎漂(Kyaukphyu)、實兌(Sittwe)和曼昂(Manaung)發起進攻呢?這一現象,揭示了AA在保護外國投資項目和調整軍事策略之間的平衡策略。
據緬文媒體CNI myanmar報道,緬甸軍事和政治分析人士正在探討和討論為何若開軍(AA)尚未對若開邦的皎漂、實兌和曼昂三個城鎮發動攻擊。若開邦共有17個鎮區,目前AA已控制其中的14個。然而,AA卻未繼續攻打剩下的三個城鎮—皎漂、實兌和曼昂。同時,人們也質疑AA為何將進攻方向轉向緬甸內陸。根據AA於2024年12月29日發布的聲明,AA承諾將保護外資項目和投資。參與和平進程的吳昆賽在接受CNI新聞采訪時表示,AA沒有立即攻擊這三個城鎮,而是將進攻方向轉向內陸。若開軍(AA)尚未攻打皎漂、實兌和曼昂的原因可能涉及多重戰略考量,包括保護外資項目、資源補充需求以及與國際利益攸關的敏感性。AA的這一策略表明其對作戰的靈活性和對局勢的深刻理解。在當前局勢下,隨著局勢的發展,AA是否會進一步進攻皎漂、實兌和曼昂,仍是一個可以探討的議題。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部分緬甸商界人士對2025年的經濟形勢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隨著即將舉行的選舉和部分武裝組織表示願意停火和談判,緬甸的政治局勢有望緩和,從而為經濟覆蘇創造條件。目前,在2024年,緬甸經濟不僅沒有改善,邊境貿易幾乎全面停滯,僅靠海運貿易支撐,導致進出口貿易也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不過,隨著選舉可能改善政治局勢,部分外資領域開始出現增長。據緬甸企業家們透露,特別是在石油、天然氣、電動車以及服裝產業方面,已經出現了發展跡象。
緬甸商界對2025年的經濟前景存在分歧。一部分人認為,政治局勢的改善將為經濟覆蘇帶來希望;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緬甸經濟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根據目前緬甸的政治局勢,緬甸商界企業家們認為,2025年可能會成為經濟改善並發展的年份。2025年的經濟推動力將來自三大經濟特區,緬甸目前有三個經濟特區,分別是位於仰光省丹林鎮區的迪洛瓦經濟特、位於若開邦的皎漂經濟特區和位於德林達依省的土瓦經濟特區。
(相關報導:
張俊華觀點:「王星事件」啟示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電詐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