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小沈1500」Excel這處有瑕疵 吳宗憲:沒辦法接受用這起訴柯文哲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指出,他無法接受用有瑕疵的證物,去證明柯文哲有收賄1500萬這麼重的罪。(資料照,柯承惠攝)

北檢偵辦政治獻金、京華城容積案,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被依圖利、職務收賄、公益侵占、背信等罪起訴,北檢求處28年6月有期徒刑。對此,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在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上指出,「偵查大公開」真正要注意的對象不是挖新聞的記者,而是公務員為何要洩漏資料,並強調「小沈1500」的Excel證據力不足,他無法接受用有瑕疵的證物去證明這麼重的罪。

吳宗憲表示,他從柯文哲案回過頭去思考司法是否出了問題,也和大家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他聚焦的並不是媒體「偵查大公開」,因為記者的天職本來就是挖新聞,所以應該要去思考的是,公務員為何要洩漏資料。

吳宗憲說,不管今天是由檢察官直接交給記者,或是輾轉交出情報,問題還是出在廉政署、調查官,從這次起訴書可以看出來,很多資料是在起訴之前就外洩,應該要追究是從哪一個人、哪一個階級出去的;而在檢方的部分,北檢以外的檢察官也很不滿意,有人為了眼前利益葬送司法信任度。

吳宗憲也提到,從柯文哲案去思考行政方面,獎勵容積是否有違法、規範不夠明確的問題,進而導致公務員意外觸法、違反圖利罪。

吳宗憲指出,台灣剛好是有圖利罪的國家,但圖利罪有可能會導致公務員不敢放手施政,所以圖利和便民在學法律的人眼中,有時不易判斷;柯文哲案也可以發現,司法似乎有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他認為這次有問題的部分在於收賄罪,因為證據的證明力不達到可以起訴的門檻。

吳宗憲續指,檢方利用「小沈1500」當作證據的話,就連請搜索票、監聽票都請不出來,更何況是起訴,並點出起訴書的格式有異常,寫起訴書對於檢察官而言是一件很累的事情,結果柯文哲案800多頁的起訴書、有好幾百頁都在寫跟本案無關的事證,正常起訴書通常都是放跟犯罪事實、構成要件有關的事項。

「(收賄1500萬)這麼重的罪,卻用這麼奇怪的證據去起訴他(柯文哲),這一點不太能理解。」吳宗憲強調,若仔細觀察證據之一的Excel表,會發現日期只有兩種,一種是「10/1」、一種是「11/1」,難道收受政治獻金的日期大家都有約好嗎?他認為,顯然這個格式有瑕疵,他無法接受用有瑕疵的證物去證明這麼重的罪。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