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陷阱」的陰影:預計2030年通車的泰國高鐵,是否會重蹈寮國覆轍?

2024年6月18日。國曼谷政府大樓外的彩色煙火。(美聯社)

泰國政府本週表示,境內連接寮國與中​​國的首條高鐵將於2030年正式通車。不過,觀察家認為,泰國官僚主導鐵路計畫發展,通車時程恐再跳票,地方經濟也不見得會因這條鐵路受惠。

「泰國與全球經濟接軌的機會」

綜合路透社等媒體報道,泰國政府發言人吉拉育(Jirayu Houngsub)星期三(1月29日)表示,泰國交通部已向內閣報告泰國政府與中國合作建設高鐵計劃的發展,確定全長609公里的泰國首條高鐵將於2030年投入營運。屆時這條高鐵將穿過一座橫跨湄公河的橋樑,經過寮國連接中國。

吉拉育說,「這是泰國與全球經濟接軌的機會」,並補充說這將使泰國更接近成為物流樞紐的目標,儘管這項宣布已比原定計劃晚了近十年。

此高鐵計畫分為兩期,第一期為曼谷至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路段,總長251公里,投資預算1,790億泰銖(約53億美金),目前工程已完成約36%;第二階段將涵蓋呵叻府至廊開府(Nong Khai)路段,已設計完成並準備提交內閣核准,投資額達3,410億泰銖(約101億美金)。

事實上,泰國高鐵的討論早在近20年前就開始。原本泰國和中國於2017年就簽署協議,並計劃於2021年開始營運,但雙方在融資和設計上出現分歧,另受新冠疫情影響,建設被延誤。

觀察家:泰國高鐵通車承諾恐再跳票

然而,雖然泰國政府宣布高鐵將於2030年通車,但熟悉泰國政府運作的人士仍對此說法感到質疑。身為泰國人民黨成員之一的普雷姆·辛格·吉爾(Prem Singh Gill)認為,考慮到泰國的官僚體制及其過度維護王室利益的特性,這項通車時程很可能再次跳票。

吉爾告訴美國之音:「從泰國根深蒂固的政治君主制度來檢視泰中高鐵項目,其2030年的(通車)似乎並不切實際。王室財產局雖然在2018年正式脫離王室直接管理,但仍持有鐵路走廊沿線的大量土地資產,這導致了站點選址和路線規劃的決策,受到君主利益的嚴重影響,而不是基於最佳的交通規劃這種制度安排,經常導致項目成本膨脹和實施延遲,因為各個權力中心都在協商項目的經濟利益分配。

吉爾進一步表示,在泰國政治上,軍事官僚和少數群體形成一個複雜的權力結構,這種結構優先考慮維持君主制的利益而非國家發展項目,因此儘管連接寮國及中國的泰國高鐵計劃對於地區連通性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泰國政府仍必須優先為這些根深蒂固的制度做出安排,而這很可能會讓高鐵的通車更加遙不可及。

他說:「(泰國)政府資源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管道系統,用於維持王室的大量財政需求,使得2030 年的目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政治聲明,而不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泰國能藉由高鐵而受益嗎?

然而,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副教授及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組成員宋蓬·西里索蓬西立(Sompong Sirisoponsilp)認為,雖然泰國高鐵工程延宕已久,且拖延的原因也不太合理,但他分析,實際上通車時程愈晚,對泰國則愈有利。 (相關報導: DeepSeek這策略讓OpenAI公開「認錯」 阿特曼:我們站在歷史錯誤一邊 更多文章

宋蓬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表示: 「因為(通車時間愈晚)就會推遲財務承諾,而這個高鐵計畫沒有必要急於開工,尤其是因為它將與即將投入營運的雙軌鐵路沿著同一路線運行。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其長途運輸需要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