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國際發布最新「全球情緒調查報告」,從情緒健康、財務健康、退休規劃、職場狀況等面向,了解全球多個地區民眾於2024年的感受。針對台灣民眾的調查結果顯示,儘管6成左右表示情緒樂觀且平穩,卻有超過7成擔憂生活成本不斷增加、超過六6成對於退休儲備不足感到憂慮,超過9成將退休儲蓄準備視為首要財務目標,僅約2成不清楚要準備多少退休金,但4成擔心太早用盡退休金,凸顯台灣民眾必須透過長期投資實現財務穩定,並且及早規劃退休的重要性。
在情緒健康方面,57%台灣民眾對生活持樂觀態度,超過5成(52%)表示經常感到情緒平穩。然而,基於通膨升溫導致生活成本增加(72%)以及擔憂退休儲蓄不足(65%),成為民眾兩大最主要的壓力來源。

財務健康方面,隨著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退休儲蓄成為所有人共同的課題。幾乎所有台灣民眾將維持當前生活方式(97%)及為退休儲蓄做準備(97%)視為財務目標。
對於退休儲蓄的貢獻,約有半數(48%)表示維持和前一年相同,超過3成(34%)甚至增加退休儲蓄,顯示台灣民眾願意為未來財務安全而努力。
至於台灣民眾對退休生活的看法,前三大擔憂分別為退休後的健康問題(56%)、儲蓄過早耗盡的風險(41%)、無預期的意外事件發生(36%)。
其中,健康問題和意外事件也許無法預期,但退休儲蓄則可以預先準備。此外,擁有充足的儲備,在應對突發事件時也能有更多選擇,加強應變能力。

超過一半民眾對於投資缺乏信心
富達國際台灣區負責人暨富達投信董事長李少傑指出,積極的理財規劃,對於減輕壓力、確保舒適的退休生活至關重要。每年之初通常是重新檢視自己財務狀況和退休儲備的好時機,尤其多數人於年底或農曆年前夕拿到年終獎金,在扣除生活支出和償還債務等需求之虞,建議投資人善用每年的獎金,強化安穩退休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約有5成(47%)台灣民眾表認為,目前最迫切的財務需求是增加儲蓄和投資,有超過一半民眾(53%)表示對投資缺乏信心,凸顯財務教育和規劃資源的迫切需求。只不過,也有約7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尋求財務建議(67%),並依照建議進行調整(71%)。
三大原則 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準備
李少傑表示,雖然許多人認為投資理財很難,而且因為距離退休時間還久,以致毫無頭緒,他建議可從三大原則著手準備。
首先,設定清晰目標,了解退休所需的收入,儘早開始規劃和儲備;第二,建立多元化資產配置,有助平衡風險與回報,透過股息和債息兩方面建立起固定的收益,同時避免短線投資的衝動,選擇適合退休目標的長期投資標的,較有益於累積資產並享有複利的果實。
最後,定期檢視資產配置,保持靈活彈性以應對市場波動和個人需求轉變,確保投資策略和退休目標一致。相信透過長期紀律的投資理財,安穩退休並非遙不可及。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