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年輕世代進入職場,企業能否回應兼顧育兒和工作的迫切需求,成了新世代員工選擇職場的重點考量。許多公司紛紛設立附設幼兒園,並配合生育津貼、有薪產假和陪產假等福利政策,來減輕員工的育兒壓力。《風傳媒》這次前進全台科學園區,採訪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深入了解企業的具體做法,和員工的親身感受。
企業附設幼兒園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員工的托育需求。以台積電為例,早在2000年代《性別平等工作法》通過前,就注意到員工的育兒挑戰;隨著公司規模擴大,便決定開辦幼兒園。台積電人力資源處處長張進益表示,公司注意到新進人員年齡層變化,因此對幼兒園規劃更加積極,目前評估,當該廠區人數超過約6千人時,就會規劃成立一座新的幼兒園。

不過經營幼兒園時,各企業採取不同策略。例如聯發科旗下的幼兒園為獨立經營,向家長收取學雜費以支應園方開銷,員工子女入學時,可享有學費約七折的優惠價格。相較之下,台積電和日月光則是動員企業資源挹注經營,從兒童的健康保健、消防安檢規格,只要幼兒園有需求,就全力支援。
師資和溝通並重,朝向良性互信循環
為了提供優質教育環境,這些幼兒園特別重視師資甄選。園長們表示,除了基本的教保員或幼教師資格外,更看重教師的個性特質,包括愛心、耐心和熱忱。台積電更祭出年年調薪、優於業界的薪資待遇和獎金制度,致力留住優秀教師。
良好的親師溝通也是這些幼兒園的特色。聯發科幼兒園園長鄭惠文強調,園方接手爸媽照顧孩子,應該扮演主動建立互信、溝通關係的角色。除了接送時間與家長交流,她認為在新生入園前後一個月左右,提高溝通頻率,有助於家長和孩童適應新環境;台積幼兒園則每週發送班訊電子報,讓家長貼近園區規劃,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進一步邀請家長參與教學活動。
滿足員工托育需求,更創造時間彈性
在辦學制度上,這3家龍頭企業也用不同方式回應員工需求。台積電除了優先滿足員工托育需求,也從2024年開始,開放部分剩餘名額給科學園區內關係企業的員工報名,推己及人。日月光則是基於「在學生弟妹優先」制度,讓在學生弟妹享有保障入學資格,方便家長統一接送,省去到處奔波的負擔。
公司設立附設幼兒園,不僅提供員工托育選擇,更重要的是給予家長工作與生活的喘息空間。一位在台積電服務的員工分享,由於公司幼兒園的托育最晚可到晚間8點,讓她能在下班後先做運動再接孩子,在工作與家庭之間保持彈性。
公司成立的幼兒園,已不僅是一項福利,更成為支持員工育兒的重要後盾。
從台積電、聯發科到日月光,這些企業不僅在台灣科技產業扮演領導者,對內更超越照顧員工的育兒需求和工作生活平衡的初衷,連孩童的身心成長都非常注重。為了讓孩童得到充分照顧,3間幼兒園的師生比都低於或符合政府規定,課程更經過精心設計。企業附設幼兒園,期盼拋磚引玉,為台灣的職場托育樹立新典範。 (相關報導: 這間幼稚園只有晚上才開門:我看到在日本風俗業工作的媽媽有多愛小孩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