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不少人面對眾多的品牌種類威士忌,總是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本文摘選威士忌入門必學知識,介紹及推薦4款「和台菜很搭的入門酒款」,想入坑的新手威士忌酒友必看!
Q:威士忌初學者該從「單一麥芽」或「調和式」威士忌入門?
A:調和式威士忌其實是比較進階的,將麥芽威士忌與穀類威士忌調和在一起,是更複雜的調配技術,因此傳遞出來的風味必定更複雜。
最早的蘇格蘭威士忌應該是單一麥芽威士忌,意指「單一家酒廠所生產的麥芽威士忌」,它記錄了該酒廠的特色和風格,包括風土、人文、蒸餾器的樣式,以及製程細節。過去在蘇格蘭約有一百四十多家酒廠,每家酒廠風格都獨一無二,製作調和式威士忌最重要的是首席調酒師,他必須把各具特色的威士忌調配在一起,而且是使用不同原料的威士忌,包括麥芽威士忌和穀類威士忌,將其和諧地融合為一。
在威士忌發展的歷史當中,原本麥芽威士忌只是蘇格蘭人的地酒,本身就有個性且獨特,如此強烈性格的麥芽威士忌,加入了溫柔細緻、去除稜角的穀類威士忌,變得親切又順口,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歡迎的調和威士忌,這就是首席調酒師們的調配技術,更是種藝術。調和威士忌的特質是能受到大眾喜愛的威士忌,和堅持酒廠獨特個性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相當不一樣,它們一個平易近人,另一個則強調獨一無二。哪個比較好入門?我個人認為,越有個性的威士忌越容易入門,越沒有個性的,雖然你很容易愛上它,卻不容易理解它,所以理解調和式威士忌的人比較少,但是天天喝它,即便你喜歡喝它,卻無法說出調配的厲害之處。
舉個例子,雅柏Ardbeg這支單一麥芽威士忌,有太多東西可以講了,它有很嗆、很衝的個性,泥煤味很強,像是消毒水、正露丸的味道,喝了一口就像臉上被打了一拳,愛它的人跟恨它的人一樣多。你有沒有喝過麥卡倫Macallan 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馥郁、飽滿、豐富的葡萄乾風格,揉合了巧克力、可可、咖啡的濃醇香麥芽香味,一喝就緊緊包覆你的口腔。
單一麥芽威士忌展現的就是如此強烈的風格,很容易跟每個品飲者本身的個性對應上,所以人們很容易理解單一麥芽威士忌的特色,但卻很難理解調和式威士忌的特色,因為它太過於「與每個人友好」,擁有許多「社交技巧」,總是表現得「八面玲瓏」,喝它的人都說順口好入喉,然而,這是一種困難的調配技巧。
所以,對於威士忌入門者的建議,我個人認為從調和式威士忌下手是很好的,不過這並不代表調和威士忌沒有學問,當你想要認識更多關於威士忌風味的來源、文化的深度,就去喝單一麥芽威士忌,認識一支酒源自於蘇格蘭北方的奧克尼群島,島上有三分之一的人的血統是北方維京人,從中感受威士忌風格的狂野;也能了解低地區的風格為何那麼細膩,還帶有一點花香調,明白當初愛爾蘭人從南方將三次蒸餾的方法傳遞到蘇格蘭時,他們最早接觸低地區,這也是細膩花香調的來由。威士忌所有的味道都其來有自,都被記錄在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廠的歷史裡。
(相關報導:
瓦城不是第一!台灣最強泰式料理排行冠軍是「它」,連泰國皇室也認證
|
更多文章
)
當我們更深入研究威士忌的創作內涵和藝術性時,就會想進一步認識「人」,也就是首席調酒師。去年到倫敦參加David Stewart 就職60週年的退休典禮,品飲他用60年功力調配出來的威士忌,深刻理解到人是威士忌的靈魂。首席調酒師的工作就像是一名指揮家,如同小澤征爾或是卡拉揚這樣的人。紐約愛樂在卡拉揚接手之前,是福特萬格勒擔任指揮,兩個人的風格截然不同,卡拉揚有王者氣勢,福特萬格勒比較溫和內斂。有一天,卡拉揚在指揮樂團練習時,老福特從後面走進來,在觀眾席坐下來,
想聽聽看老團員們如何地接受卡拉揚的指揮,甫一坐下,團員們的演奏忽然全轉變成福特萬格勒的風格,因為他們看到老福特走進來了。很有趣吧?同樣的,在威士忌之中,人的因素跟交響樂指揮一樣重要。這就是威士忌的調和藝術,調和是很有深度的、很進階的學問,但往往我們取得它時卻很理所當然,以至於忘了它存在的重要性和難度。當首席調酒師的工藝內化進威士忌當中,我們隨著品飲,也融進自己的品味生活當中,這就是我最喜歡威士忌的地方。
和台菜很搭的入門酒款
酒桌文化常是許多人接觸威士忌的起點,以往常見的酒桌情境是,一道道美味佳餚上桌,人們用著餐廳免費提供印著啤酒商logo 的小啤酒杯來喝威士忌,那樣的杯子裝過白開水,裝過熱茶,裝過罐裝飲料,也裝過啤酒或葡萄酒,在那個沒有人會帶自己的品飲杯出門,以及餐廳不會幫你準備喝各式酒類的杯子的年代,那款杯能滿足你加冰塊或純喝的需求,甚至成為一種度量衡,是拼酒時惦量乾杯份量的度量衡。
因此,許多剛接觸知識性品飲的朋友,懷抱著過去長輩帶著你在酒桌上吃台菜拼著肝功能的江湖技巧,往往對文謅謅的品酒嗤之以鼻。在每個路邊熱炒和各式火鍋的喧囂場合裡,用肝喝酒似乎比用心喝酒更受人歡迎。
世間萬物的演化有陰陽、有得失,一體兩面,或許是我們的飲食文化中一直存在著拼酒乾杯的歷史,台菜也跟著演化成搭配麥酒(啤酒)和烈酒(高粱)好速配的口味,因此威士忌文化進入這塊土地時無縫接軌,以麥芽生產的威士忌毫無違和地迅速攻佔台菜的酒桌文化,只是,我們現在要把酒桌上威士忌助興的功能改成餐搭,拼酒改成品酒,瞎喝改成盲飲,喝多改成多喝,這樣的文化還有一大段路需要我們持續努力。
歐肯三桶單一麥芽威士忌 Auchentoshan Three Wood
蘇格蘭低地區三次蒸餾的威士忌,使用三種不同橡木桶陳年,呈現出豐富而優雅的熟透果香,蘊含著奶油糖、烏梅和葡萄乾的氣息,特別適合搭重口味的台菜,例如熱炒類。記得有一次和朋友約好去吃台電酸菜白肉鍋,剛好就帶著歐肯三桶,雪莉桶的烏梅味和酸菜鍋裡的五花肉碰撞在一起,彷彿酸梅湯一般解膩,讓人忍不住又多夾了幾塊肉下肚!
蘇格登12年單一麥芽威士忌 雪莉桶風味 The Singleton 12yo Sherry Finished
以雙桶熟成為基礎,再以第三道歐洲橡木雪莉桶換桶熟成,創造出濃郁的雪莉風味,有香草,蜂蜜,櫻桃,紅色蘋果的香氣,無論是具有鑊香的快炒料理,或是帶有醬香的醬味系料理都很合拍。蘇格登威士忌很擅長找尋風味的平衡,但這支醇雪莉在一般款蘇格登12年的平衡中,往雪莉風味多了些偏心,因此遇上以醬油入菜的料理時,更加氣味相投。我曾經試過與燉煮的年菜搭配,軟嫩的五花肉和熟爛的白菜入口即化,和口中的威士忌相得益彰。
(相關報導:
瓦城不是第一!台灣最強泰式料理排行冠軍是「它」,連泰國皇室也認證
|
更多文章
)
汀士頓1785傳承雪莉桶 Deanston Heritage Sherry Cask Finish
濃厚的雪莉桶風味中有著熱帶水果的氣味,果乾、巧克力、太妃糖、蜂蜜以及香草,尾韻有著柑橘香和辛香料的風味,是支順口易飲的好酒。汀士頓一直以來被市場定位為CP值高的酒款,香軟滑口,不辛辣刺激,因此符合台菜餐廳對威士忌的需求,因為在台菜的宴席上,我們不只是喝酒,划拳、行酒令也是在地文化之一,順口易飲的調配觀念即是入境隨俗的在地化表徵啊!
格蘭菲迪15年單一麥芽威士忌 Glenfiddich 15yo
以如同老滷般特殊的索雷拉系統來熟成威士忌,使用了波本桶、雪莉桶以及全新美國橡木桶來熟成,有清楚的花蜜味,還有杏仁糖、肉桂、南薑的味道,富有層次的口感,拿來搭台菜再適合不過,那豐富的辛香料氣味,彷彿幫菜色用了蔥薑蒜爆香。我曾經從幾位企業家口中聽到他們稱讚格蘭菲迪15年,酒桌文化有它自有的邏輯,對大佬來說,12年的基本款不夠大氣,年份高了一級的15年,風味表現更飽滿且價格合理,而格蘭菲迪正是首選。平時在酒桌上喝習慣了,出國經過免稅店,也會買支格蘭菲迪15年呢。
作者簡介|林一峰Steven LIN
迷戀威士忌三十餘年樂此不疲的男人,現為「小後苑」、「後院」、「Lit Lit」經營者,是「威士忌達人學院」創辦人,擁有一個專聊威士忌的YouTube頻道-「執杯大叔林一峰」,亦是長年研究雪茄與葡萄酒的專家,文字常見於各大時尚、美食、酒類、精品雜誌專欄,致力於推廣宣揚威士忌等烈酒的品飲文化。透過寫書,Steven想傳達「生活在威士忌」的精神,鼓勵大家用開放輕鬆的態度放膽嘗試、親自體驗「生命之水-威士忌」那千變萬化的迷人韻味與樣貌。
<資歷>獲頒蘇格蘭執杯大師(Master Keeper of the Quaich)創辦The Whisky Big Nose威士忌裝瓶品牌獲頒法國卡奧區葡萄酒騎士勳章獲頒法國雅瑪邑火槍手勳章
<著作>《咖啡威士忌大師課:從製程、風味、調飲到餐搭,烘豆冠軍與執杯大師對談10講》《執杯大師的威士忌酒食風味學:從108支酒體驗餐酒搭化繁為簡的品飲樂趣》《尋找屬於自己的12使徒(經典新版):因威士忌而美好的探索之旅》《烈酒餐搭100+》
<線上課程>林一峰的威士忌品飲學|與大師一起領略杯中的萬千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