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9日下午結束2個半小時的會議後,公布「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與外界高度期待的「對中政策總結報告」不但名稱有落差,內容更遭媒體質疑沒有太多新意。有關先前一度傳出民進黨對中政策將以「憲政共識」為基調,如今更證實在謝長廷堅持憲法各表、柯建銘主張凍獨的狀況下翻盤,演變為「積極凝聚『台灣內部共識』,作為兩岸對話基礎」,據透露,提出台內共識作為折衷方案取代憲政共識的,正是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9日下午召開會議,以過去9次華山會議總結報告草案為基礎,擬提出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倍受外界關注。與會的綠營天王、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率先接受等候2個半小時的大批媒體訪問時指出,這場對中政策會議通過了過去9場華山會議的紀錄摘要,民進黨對中政策算是定調,只差大家最關切的「憲政共識」沒有結論,以後還要繼續廣徵意見來討論,但善待陸配、陸生或民進黨智庫將與中國交流等內容,已拍板定案。
稍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親自召開記者會,公布「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表示民進黨這次結合了學界菁英與基層民意,在對中政策的層面上作出與時俱進的調整,未來將更自信、積極並鼓勵民進黨智庫與中國交流,且兩岸經濟需繼續往來,台灣則須保持技術領先、確保經濟主體與優勢,民進黨也將為台商和本地企業爭取公平經貿環境,也會致力建立讓陸生、陸客和陸配尊嚴生活、健康學習與友善學習的平安環境。
但外界期待已久的「對中政策總結報告」,為何改為「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回應指出,這只是名稱上的不同,事實上9日交給中國事務委員會供討論的文件就叫作「對中政策檢討報告」,會中有委員又將「報告」2字改為「紀要」,但意義上仍是民進黨對中政策原則性的宣示,未來也將據此進行規劃;至於「憲政共識」等目前仍未達成共識的問題,下階段可以繼續討論,何況中國事務委員會是常設組織,章程規定2個月開會1次,有什麼討論都可以再提出來。
然而有媒體追問,民進黨已歷經8個月的討論、辦了9場對中政策擴大會議,如今卻只提出「檢討紀要」且無突破性的結論,並宣稱「下階段」繼續討論,難道是「以會養會」?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鄭文燦回應指出,今天提出的紀要絕非沒有新意,但針對所謂「下階段」,鄭文燦也坦承沒有時程,而2個月後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議是否將繼續討論「憲政共識」的可能,他表示目前不知道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