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鳥人》到底有多神?

《鳥人》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影獎 。(電影海報)

2014年,愛德華·諾頓有兩部電影上映,先是春天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後是秋天的《鳥人》。到了2015年年初,這兩部都入圍了奧斯卡獎,更厲害的是,兩片各獲9項提名,並肩領跑。(《鳥人》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

由此可見諾頓先生的眼界和實力。不過,這位曾經的好萊塢天才小生,如今在這兩出戲裡都只是配角——還記得當年的《搏擊俱樂部》嗎,那可是布拉德·皮特給他當配角。諾頓的演技無可非議,90年代一出道,就被看成是達斯汀·霍夫曼的轉世靈童,製片廠為了捧他,甚至找來白蘭度和德尼祿一起給他搭戲,挑明這個年輕後生就是方法派的第三代掌門了。但是,出身名流、耶魯畢業的背景,恐怕給了他太強的氣場,讓諾頓年輕輕就當上了片場戲霸,又屢屢搞出跟製片廠打官司、拒絕替影片宣傳之類的名堂,先後跟派拉蒙、環球、漫威等幾家大公司鬧翻,於是好萊塢之路也就越走越窄。

在群星雲集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裡,諾頓的戲份不多,近乎客串。到了《鳥人》,任務就相當吃重了,而他完成得也異常出色,以致于時隔16年,他終於又拿到了一次奧斯卡的表演獎提名。

(《鳥人》海報,圖左為邁克爾·基頓飾演的瑞根,圖右為諾頓飾演的麥克)

最微妙的是,《鳥人》裡的諾頓,飾演的角色叫麥克,就是一個才華出眾但又花樣百出的方法派演員,雖然此公的演技讓同儕們由衷佩服,可他的傲慢挑剔、肆意妄為簡直也能逼瘋劇組所有人。麥克尤其看不上跟他同台合作的老明星瑞根,覺得他以雷蒙德·卡佛經典短篇小說《當我們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為母本、自編自導自演的同名話劇「根本就是個笑話」。凡是瞭解諾頓成名之後愛耍大牌的人,都知道這個角色隱射的就是真實的(或曰傳說中的)諾頓其人。戲裡的諾頓不停製造麻煩,已經讓人笑歪了嘴,而戲外這種對號入座式的自黑自嘲,更是足以令我們在捧腹的同時,還要鼓掌敬禮。

(還記得當年的《搏擊俱樂部》嗎,那可是布拉德·皮特給愛德華·諾頓當配角)

被麥克(諾頓)鄙視的瑞根,在《鳥人》中的身份是一個過氣的好萊塢動作明星,以前主演了三集超級英雄電影《鳥人》(Birdman,按照如今的譯法,應該是「飛鳥俠」)。誰演的瑞根呢?——邁克爾·基頓,90年代演過那兩部轟動一時的《蝙蝠俠》,後來卻在好萊塢混得不大如意,近些年甚至連主演機會都快撈不到了。如果說,諾頓之于麥克,還可以算是讓他泛指那一類有才又龜毛、讓人愛恨交加的戲精,那麼由基頓來演瑞根,簡直就是度身定制、舍我其誰了。

其實《鳥人》的故事梗概非常簡單:曾經的好萊塢大腕瑞根突然挑戰百老匯話劇,他和他的劇組遇上了一連串的麻煩,而最鬧心的是,大家都說他從「穿緊身衣的好萊塢小丑」不自量力地轉型嚴肅話劇,不過是要挽救自己過氣的事業而已。瑞根不但要在耍橫的配角、嗑藥的女兒、難纏的情人、苛刻的劇評人之間周旋,更得跟自己分裂的人格纏鬥不休。

比起愛德華·諾頓,邁克爾·基頓的演藝之路更加崎嶇跌宕。1980年代,年輕的基頓以諧星出道,主演過《陰間大法師》等一批喜劇片,不過在1989年及1992年那兩部由蒂姆·波頓執導的「暗黑系」《蝙蝠俠》裡,基頓憂鬱威嚴的表演大獲成功,而這兩部全球空前賣座的影片,也就此成為綿延至今的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的起點。不過辭演第三集之後,基頓回到喜劇片領域,也嘗試過嚴肅劇情片、黑色犯罪片等,但是不僅票房成績平平,在口碑和獎項上也毫無建樹。進入新世紀,他在很大程度上淪為二三線演員,多半擔任配角,最近幾年乾脆以給《賽車總動員》等動畫片配音作為主業之一,在《鳥人》之前,甚至已有6年時間沒有一部邁克爾·基頓主演的影片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