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市雙雙重挫,正值關鍵價位區間,轉空之際不宜摸底
年初以來多隻黑天鵝現身,如沙伊斷交、北韓試射氫彈等,而市場持續擔憂中國經濟放緩、國際油價下跌及Fed升息等事件,在悲觀氣氛瀰漫下,昨全球兩大經濟體美國與中國股市均出現大跌狀況,中國上綜盤初反彈無力、市場信心無法凝聚,再摔至4個半月新低,正式跌破3000大關,而美股則在褐皮書未能給出經濟全面復甦訊號下,Dow Jones再跌364.81點,累計去年11/3來波段跌幅已達10.32%。展望後市,近期美國進入財報季,估計4Q 企業EPS可能連2季衰退,恐無法促美股獲得支撐,Dow Jones 不排除下測去年8/24低點15370關卡,在短期市場轉空之際不宜摸底,一旦跌破關鍵價位,2009年來長多格局將受到挑戰,值得留意。而在近期油價底部未浮現前,加上國際股市前景不明,且Fed對於是否如期繼續升息看法分歧,將加深陸股回揚難度。
Fed稱美多數地區經濟擴張,惟美元走強及油價下跌仍為主要障礙
Fed褐皮書稱去年11月底至今年1月初,美經濟信號時好時壞,就業市場及消費支出雖改善,薪資和物價整體壓力改變卻不大,12個聯邦地區中有9個經濟活動呈現擴張,且半數對未來經濟前景保持樂觀看法,但強勢美元及疲軟油價仍是美面臨的最大難題。
Rosengren擔憂全球經濟放緩與通膨低迷,支持Fed採取更漸進的升息策略
近日全球市場動盪、美股重挫,各方對Fed升息步伐的討論更為熱絡,Kaplan稱股市波動不一定是美經濟真實狀況的體現,傾向往貨幣政策正常化前進,Rosengren (voting)與Evans則維持鴿派論調,認為全球經濟增長顯著放緩與美通膨低迷,可能迫使Fed採取較此前預期更為漸進的策略,同時前財長Summers亦強調全球處於需求短缺的危機,無法承受今年4次升息,Fed應重視大宗商品與股市發出的風險下行訊號。
重慶市長黃奇帆有望出任國務院秘書長,以輔佐李克強應對經濟與股市動盪
消息傳重慶市長黃奇帆將取代楊晶就任國務院秘書長,以應對經濟與股市動盪,若獲任命,權利將僅次於總理李克強和4位副總理,黃奇帆被視為薄熙來事件後帶動重慶經濟的重要推手,常討論金融改革及股市,而去年習近平訪美時,其為少數出訪的省級官員。
2015/4Q資金加速撤離新興市場,流出速度超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
據統計,受累於人民幣可能進一步走貶的憂慮,2015/4Q投資者以史上最快的速度自新興國家抽離資金,資本淨流出規模達2700億美元,其中,中國僅12月單月就流出1590億,創史高紀錄。投資者2015年全年共撤出7700億,顯著高於前年2300億。 (相關報導: 全球財經掃描:國際油價破底 不排除朝20美元方向邁進 | 更多文章 )
中國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為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張
證監會指出,註冊制改革以穩步實施為原則,並將處理好改革的節奏、力度與市場可承受度的關係,另其表示全國人大授權決定2年施行期限的起算點為今年3/1,但並非正式啟動的時點。此外,滬深兩交易所宣稱,將繼續監控大股東減持行為,同時督促企業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且重點查核是否存在衝擊市場正常交易情形,若果,將採取監管措施。而先前投資人擔憂大股東透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股票,監管單位將會另外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