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鄧振中上任一年多,歷經貨貿、中資入股IC產業風暴,經常親上火線面對立委、媒體。鄧振中坦言,現在做決策,除了專業判斷,更重要的是取得民眾信任,「即使知道會被罵、還是要講。」
2013年至今,重大經濟政策如油電調價、核四到服貿、貨貿談判都遇上反彈聲浪,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日益累積,如今一點風吹草動都有「黑箱」疑雲。
鄧振中說,服貿事件讓他學到的教訓是大家都很關心公共事務,但網路傳播訊息相當快速,有時候錯誤的訊息傳出去,事後要再釋疑會很困難,因此在貨貿談判時,他都要求同仁要盡量公開談判時程及項目。
鄧振中說,過去大家都認為「講愈多錯愈多」,像貨貿評估報告,部內就有同仁擔憂一旦公開,外界光看到風險評估就會把貨貿批得一文不值,但他還是覺得要試試看。 (相關報導: 經濟部明赴中諮商貨貿「突襲」 小黨群起痛批 | 更多文章 )
鄧振中坦言,常常他向外界說明卻還是引來批評,「也是有痛苦的時候」。但他認為政府現在必須適應資訊公開的潮流,學習推行新政策的方法,否則因為怕被罵而不做事,只會讓國家變得更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