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1996年年末宋楚瑜送辭呈大禮,讓李登輝的1997年元旦日氣氛詭譎

1996年底宋楚瑜(左)辭台灣省長,讓以李登輝(右)為首的黨政高層一陣錯愕。(新新聞資料照)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1997年元旦,原來應該是李登輝和他的執政團隊志得意滿的一個元旦日,畢竟前一年他才剛成為台灣史上(甚至是華語文化圈)第一個直接民選總統。然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那年元旦的升旗典禮,所有的國民黨黨政高層、甚至所有的新聞媒體,都在等一個人,但那個人卻始終沒有出現。

台灣史上第一個直接民選省長宋楚瑜,在1996年年末,遞出了辭呈,以示自己對於李登輝政府決定凍結台灣省的不滿。不用從現在的角度、光從那個時空當下去看,都知道在中華民國統治權僅止於台灣和周邊幾個離島,總統和省長又都改採直接民選的「實權首長」制度情況下,台灣省政府已經成為憲政最大的「地雷」,非凍結廢除不可。不過對南北奔波、辛苦選上省長的宋楚瑜,當然很難這樣看事情;就算他對李登輝的「大義」洞若觀火,也有一大堆當初挺他選省長的人情要還,非表態反對不可。

1997年整個元旦假期,沒有人在乎哪個政治人物對於國旗、國歌又有什麼新態度──一度只要有「升旗典禮」,在野的民進黨就會對國旗國歌議論紛紛,內容不會外乎國民黨從中國逃難帶來的國旗國歌不能代表台灣人之類的論戰;所有人都在討論宋楚瑜辭省長,有人討論國民黨之後的權力布局,有人討論宋楚瑜為什麼非辭不可,當然還有像是李登輝和宋楚瑜的「父子」恩怨情仇這種八卦話題;電視上的「老師」再度找齊滿天神佛,用玄學角度分析宋楚瑜辭省長這齣狗血大戲將要怎麼收尾。這篇《新新聞》報導,記錄下了那個混亂的元旦日。(新新聞編輯部)

歷史該如何記錄1996年?這一年標記台灣民主政治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李登輝如願當選首任民選總統,然而僵滯的政局、黨內中生代人事傾軋使他加速衝撞體制,國發會憲改共識卻直接指向曾經和他有過「革命情感」的台灣省長宋楚瑜。

李登輝指責宋楚瑜不懂事

1996年歲末,宋楚瑜向府院送達書面辭呈後,正式在省議會宣布向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和行政院長連戰分別辭去國民黨中常委、台灣省長之黨政職務。政壇以「深水炸彈」形容宋楚瑜大動作造成的震撼,宋楚瑜以當年臨門一腳把李登輝送進國民黨決策頂峰的飆勁,把自己一腳推進權力拉鋸的刀鋒邊緣。

當黨政首長的黑頭轎車駛往天母的同時,宋楚瑜在中興新村和省府一級主管會談後,在若干重要幕僚陪同下,驅車返回台北宅邸。他放下和信集團負責人辜濂松送給他每年幾乎定期舉行的跨年餐會邀請函,就像他不知道該以笑臉或者悲傷面對30日國民黨中央政策會舉辦,由李登輝親自主持的國民黨中央歲末聯誼餐會一般,宋楚瑜選擇了「迴避」。

國民黨內其實一直存在著分別支持連戰(中)與宋楚瑜(右)的不同理念者。(新新聞資料照)
連戰(中)受命處理宋楚瑜(右)辭省長。(新新聞資料照)

辜濂松在天母的宅邸當然沒有因為宋楚瑜伉儷缺席而失色,李登輝總統伉儷、副總統連戰伉儷、總統府秘書長黃昆輝夫婦、國民黨秘書長吳伯雄夫婦、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伉儷、考試院長許水德夫婦、硏考會主委黃大洲夫婦、立委蕭萬長夫婦等檯面上該出現的重量級人士都到齊了。 (相關報導: 幕後》鐵打的職缺、流水的公務員 經濟部2位次長請辭、部員忙請調其他部會 更多文章

辜濂松照例一醉度年,舉座首長卻不能不掛心宋楚瑜的動向,李登輝近乎以生氣的口吻,指責宋楚瑜任性、不得體,根本「失控」了。沒有人敢答腔,宋楚瑜和李登輝曾經有過的親近,使得黨政首長還弄不淸楚,李登輝的直言是否近乎於長輩氣惱晚輩不懂事的怪責。餐會9時30分就結束,遠比往年提前1個小時許,宋楚瑜對黨政首長的壓力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