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死了。此君乃是西方「與魔鬼做交易」的始作俑者,由他「聯中制俄」、拋棄中華民國,而換來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會議上喬冠華的大笑,並且跟隨著後來的三個「想不到」:第一,市場經濟並沒有開發中國的公民社會,反而被中共引向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做強做大國營企業,並奢望「2025中國製造」,要做世界老大;第二,美國分享技術給中國,也被他們拿去升級對社會的全面控制,還盜竊更先進的技術,反噬西方;第三,美國也沒有震懾中國放棄世界軍事野心,更沒能阻止他們在太平洋地區的步步進逼,甚至謀求取代美國的地位。回眸聯合國當年,喬此笑可稱「魔鬼的大笑」,或許他當時已經預料到日後的三個「想不到」而得意忘形,那時毛澤東還健在,並有一個西方老賊基辛格幫他,真可謂「東風壓倒西風」,不過有諺雲:「誰笑到最後,誰才笑得最好」,這卻是今天尚不能逆料者,要看川普與習近平的鬥法,才見高低。
「笨蛋,是經濟!」這是1992年貼在柯林頓競選總部牆上的一句標語。
無疑,我們也可以拿它來做「柯林頓八年」、乃至往後所有美國總統的政策主軸,以致後來終於有一個商業大亨勝選入主白宮。
進而,「笨蛋,是經濟!」何嘗不是中美關係的一個要害,並且在後來的全球化時代也成為國際外交關係的要害?
再進一步,柯林頓的「笨蛋,是經濟!」,其實正中鄧小平下懷,而成為中共及鄧後兩代繼承者的政策主軸,只不過修改成「笨蛋,是貿易!」,北京幾十年一貫制,並且大獲全勝;最後,在爭奪市場、攫取利潤掩蓋下的政治博弈上,究竟誰是笨蛋,是中國還是美國?也就是說,三十年後,誰在訕笑而誰大呼上當?
究竟是誰忽悠了誰?
美國也有一個「黃金盛世」,柯林頓、希拉蕊是那個時代的金童玉女,雖然也伴隨著性、謊言和醜聞,而且大剌剌在電視新聞裡為大眾所消費。柯林頓常被描繪成「魅力無窮」、「光芒四射」,其實他是一個運氣太好的窮小子,他的兩個前任、南方保守共和黨人雷根和布希,拖垮了死對頭蘇聯、推到了柏林牆,又收拾了薩達姆、拿下伊拉克石油,美國正拔劍四顧心茫然呢,這時他坐進了白宮;等著他的,又是一波科技浪潮,電腦跟商業嫁接成功,零售商與資訊管理手段聯姻,互聯網技術直接成為生產力;還有一樣,就是股市紅火肥了升斗小民,美國想不「繁榮」都難。
(相關報導:
金正恩給普京的新年祝福:2025打敗烏克蘭,開創21世紀偉大的勝利元年
|
更多文章
)
但是美國的繁榮,缺了海外市場絕對不行,而自冷戰落幕後,這個市場的概念,也只鎖定在一個地域:剛剛走出毛時代的中國。尼克森講過一句著名的話:「以長遠的觀點看,我們根本承擔不起讓中國永遠處於國際大家庭之外的後果,因為它會滋生幻想、心懷怨恨而威脅鄰國。」這一派被稱為「密切合作派」,也叫「熊貓派」,它強烈批評「六四」屠殺後的對華「經濟制裁」,焦點集中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這一待遇美國傳統上是不予共產制度國家的,最初為了聯中制俄而由卡特破例——「熊貓派」大佬尼克森撰文說,取消對中國最惠國待遇,最大的受害者並非中國,而是「仰息自由市場的人們」。時至九十年代中期,中共以「市場」交換「西方接納」的策略已經奏效,西方已經離不開香港這個轉口貿易基地,參眾兩院為此通過把最惠國待遇與中國人權掛鉤的法案,老布希給予否決,遭到柯林頓強烈批評。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左一)與歐巴馬(左二)、小布希(左三)、卡特(右一)及柯林頓(右二),於白宮合照。(AP)
華盛頓的政客們為了市場、貿易、廉價勞動力,拿了西方文明裡一個高層次的稀有價值,去跟魔鬼作交換。然而最有趣的是,兩廂都沒明白這當中的價值混亂,因為兩邊在不同的文明層次,高層次文明也是不懂低層次文明的。北京那邊視人權若糞土,也多少覺得金錢還有點髒;西方資本主義,不僅利潤當頭,也人命高於天,他們反而不懂,這個星球上還沒有一個通用的人權標準,貧窮的、集權的、國家至上的第三世界,人命不值錢,這道理反而要讓中國異議分子們多做幾年牢,才給他們啟了蒙;但是他們掛鉤人權,卻絲毫不能改善中國的人權狀況,反而被北京拿去煉成一種「人權外交」來跟他們玩兒,每年春天華府這裡討論一次,北京那邊還得查一查監獄裡有沒有「可換」的人犯。恐怖主義的目標,正是利用西方人道主義所給出的妥協,並充分地榨取這種妥協。「人質危機」本是國際恐怖組織同西方人玩的遊戲,在華盛頓的培訓之下,中共竟坦坦蕩蕩作了世界上最大的「人質綁票國」。
這種遊戲連續玩了七年,柯林頓上臺便要另找一種更有效的玩法,他其實比老布希更徹底:貿易與人權脫鉤,接納中國進WTO ,承認其永久交易夥伴地位(PNTR),這既是美國「重建」中國的開始,也是「養虎遺患」的開始,它比六四屠殺後布希「想幫鄧小平一個忙」所造成的後患,不知道嚴重多少倍。這廂江澤民心領神會,送上兩件大禮:中國簽署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約」,釋放魏京生去美國。
1997年江澤民和柯林頓互訪兩國,北京尤其對柯林頓頗為放得開,破天荒允許他到北大演講,也電視直播;中國電視也直播了江澤民與柯林頓的聯合記者會,這都令美國感覺中國領導層和江澤民很自信——這是不是就導致了柯林頓那個的錯覺:接觸政策,也就是讓中國入世,就會導致對中國的政治改革?但是,柯林頓政府絕對向國會誇大了這個錯覺,否則國會永遠不會批准中國的PNTR。
中間又來插曲。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和考克斯報告,令中美關係雪上加霜。考克斯報告(Cox)指控中國竊取美國核武等科技,將成為美國的下一個敵人——它後來被擱置,不過二十年後還會被川普政府再撿起了。北京那邊,江澤民也被指「出賣國家利益」,被迫檢討「中美關係」政策,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吉遭受嚴厲抨擊。其實,兩邊的政客都是在玩,柯林頓和江澤民二人反而是從所謂「大局」著眼不願鬧崩的。
二戰期間,馬歇爾到中國斡旋,希望國共達成和平協定;韓戰期間,杜魯門政府希望阻止毛澤東派兵跨國鴨綠江;越戰期間,詹森政府相信中國會節制在南越的參與,這一切統統落空了。所以柯林頓的天真,是有遺傳基因的,他的落空,至少也有三條:市場經濟並沒有開發中國的公民社會,反而被中共引向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做強做大國營企業,還奢望「2025中國製造」,要做世界老大;第二,美國分享技術給中國,也被他們拿去升級對社會的全面控制,而且還盜竊更先進的技術,反噬西方;第三,美國也沒有震懾中國放棄世界軍事野心,更沒能阻止他們在太平洋地區的步步進逼,甚至謀求取代美國的地位。這一切,都要耗費近三十年歲月,才令華盛頓相信,卻悔之晚矣。
(相關報導:
金正恩給普京的新年祝福:2025打敗烏克蘭,開創21世紀偉大的勝利元年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中國80年代報導文學代表人物之一,八九民運之後流亡美國迄今。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