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Alpha病毒 文章列表
#
Alpha病毒
約 25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駐橋科後股價爆衝 高雄綠委許智傑力捧元樟生技
去年10月,國科會園區審議會,核准多家廠商進駐科學園區,其中有一家登錄興櫃的生技公司「元樟生技」,在進駐高雄橋科的消息確定後,股價翻了好幾番。元樟生技去年營收不到百萬元,過去幾年仍處於燒錢狀態的公司,目前在興櫃市場股價已站上120元價位。有意角逐高雄市長的綠委許智傑,過去幾年也多次為該公司站台,有趣的是,該公司創辦人蔡宜儒與許智傑,某種程度上頗具淵源。
林上祚
2025-03-06 08: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專欄
張讚國觀點:春城無處不寄生,「壯世代」成怪獸
台灣民衆黨立法委員吳春城把「壯世代」三字註册為商標,並在立法院積極推動《壯世代政策與產業發展促進法》,事後被發現企圖謀取私利,鬧得滿城風雨。不管再如何合理化,吳春城的行徑是十足的寄生蟲,以吃宿主為生。
張讚國
2025-01-28 06:40
評論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六都第一政績」侯友宜照三餐被「污名化」?
2026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想要收復國民黨執政長達20年的新北市,最大的挑戰,來自侯友宜創造和設立的「六都第一政績障礙」。
韋安
2024-05-18 06:30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人類有辦法完全擺脫新冠病毒嗎?疫情何時才會結束?專家:不能樂觀期待殺傷力減輕
在人類漫長的演化史上,傳染病是形塑人類的一大力量。就像新冠病毒,在2019年底進入人類世界;假如沒有意外,會持續與全人類共同生活很長的時光,影響我們的生活(但從病原體的角度來看,它們其實也深受人類影響)。
時報出版
2023-06-06 10:00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疫情何時才會結束?大家都確診過,就會有群體免疫嗎?專家解析真實門檻
群體免疫是公共衛生、流行病學行之有年的概念;英國防疫領導人在COVID-19初期提到群體免疫,卻受到各界普遍批判。隨著疫情發展,有關群體免疫的爭議不斷,有人寄望為終結這場世紀瘟疫的解方,也有人抱持悲觀態度。究竟群體免疫是什麼,讓我們借用COVID-19疫情,探索此一概念有何意義。
時報出版
2023-05-31 20:38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慶祝大金空調在台三十周年 最高可省12000元 加碼5輛TOYOTA汽車連環抽
目前全球唯一具有研發、製造冷媒等一條龍產製的專業空調品牌,在後疫情時代,定位全球「好空氣專家」的大金空調,提出三位一體新技術全球新標準,包括溫濕雙控、除菌抗病毒、防霉運轉,全方位的清淨功能運用於旗下全產品線,為疫情日常帶來更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
唐可欣
2023-02-23 02:36
風生活
健康
確診後「3重要器官」會加速老化!重症醫曝恐怖後果:真的不要輕易染疫
疫情逐漸趨緩,大家也慢慢恢復正常生活,但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享,美國研究指出,當患者染疫後,腎臟、腦及心臟等三大器官會加速老化,若為反覆確診的人,更容易發生,因此黃軒呼籲大家,要持續保護自己健康,不要輕易被新冠病毒感染。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1-12 23:15
新聞
國際
科技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AI
華爾街日報》對抗疾病新希望!ChatGPT核心技術不只能聊天,更能用來研發新藥
在尋找新型抗病藥物的過程中,製藥商長期以來都是通過一種費力的試錯過程來確定合適的化學成分。但如果人工智慧(AI)可以預測新藥物的分子構成,就像Google(Google)能夠猜出你想搜尋的內容,或是電子郵件程式能夠預測你的答覆(例如「收到,多謝。」),事情會有什麼變化?
Karen Hao
2023-01-05 08:49
VIP
評論
兩岸
公共政策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宗弘專欄:兩岸防疫終局 從「沒有名字的病」到反清零抗爭
在今年的十月底,何美鄉博士的《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新冠疫情,人類的奇幻之旅,終結與再出發》新書出版,我很榮幸受邀到新書發表會與談。在學術界,何美鄉研究員早已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台灣公共衛生與醫學學者,她最近受到台灣媒體與公眾注意,可能主要來自積極參與疫情期間對防疫的各種公共討論,給台灣民眾提供了不少官方之外的防疫知識。
林宗弘
2022-11-30 15: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防疫開倒車,陳時中「成也疫情,敗也疫情」
關於高端疫苗以及疫苗政策,陳時中真的說清楚了嗎?真的他是最想公布疫苗購買契約與過程呢?在11/5辯論會上當國民黨候選人提出有關防疫與疫苗七問時,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馬上就是你又來了,問一次問兩次還可以問三次就多了!言談神情的涵意就是「蔣委員你有完沒完啊!」可是阿中就是沒有說清楚也講不明白,才會一再地讓人想要知道真相到底在哪裡?為何你身為防疫指揮官,所有的防疫政策與疫苗購買、施打,你是第一線的指揮官,最清楚相關的過程的,然而你卻一再「閃躲」,其他人又怎麼能夠完整了解箇中原委呢?
孔令信
2022-11-10 14:30
風生活
今日新增28806例本土、53例死亡! BF.7兩特性提升確診風險,台大醫示警「打過疫苗恐難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有本土確診28806例,境外移入41例,總共28847例確診(包含53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5540例,臺中市3458例,桃園市3359例,高雄市3178例,臺北市2836例,臺南市2289例,彰化縣1620例,屏東縣933例,新竹縣746例,雲林縣667例,苗栗縣658例,新竹市589例,宜蘭縣502例,嘉義縣490例,南投縣461例,基隆市388例,花蓮縣378例,嘉義市279例,臺東縣192例,金門縣110例,澎湖縣108例,連江縣25例。
劉潔謙
2022-10-17 22:04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向疫無反顧守護新北市民健康的醫療機構及公會致敬 侯友宜辦感恩會頒獎表揚
自2020年來,新冠病毒席捲全球,新北市攜手本市醫療院所及公會,疫無反顧、勇敢先行,一起挺過3年多來的疫情挑戰。為了感謝相關單位無私奉獻的精神,新北市衛生局於12日舉辦「疫路同行-感恩有你」感恩會。由侯友宜市長頒發新北市防疫貢獻獎、防疫卓越獎、居家照護(核心醫院)防疫貢獻獎、社區篩檢防疫貢獻獎及疫苗接種獎等5大獎項,給予防疫有功單位,感謝也肯定大家在崗位上無畏無懼、挺身抗疫,守護新北市民健康。
李梅瑛
2022-10-13 02:44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疫無反顧居家照護影片全記錄 感謝醫療防疫人員辛勞付出!
新冠肺炎病毒席捲全球以來,站在浪頭上的新北,從2020年起首倡呼籲市民搭乘大眾運輸配戴口罩、口罩實名制及入境普篩,到後來2022年Omicron病毒海嘯來襲,新北率先全國於4月11日試辦「居家照護」保全醫療量能,緊接著5月1日呼籲「快篩陽視同確診」,讓民眾免於排隊篩檢在家也能安心康復。
李梅瑛
2022-10-13 00:32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今年秋冬傳染病恐群魔亂舞?!國門全開後,國人得面對防疫造成缺乏抗體的「免疫負債」
台灣因新冠肺炎疫情半鎖國2年多,政府日前宣布10月13日起實施邊境0+7,重新敞開國門迎接來自全球的旅客。專家提醒,Omicron亞變種BA.5流行或許已過高峰,但威脅並未解除。又過去靠著邊境嚴守、國人落實戴口罩等防疫作為,不只抗新冠肺炎,連帶很多傳染病都進入流行低點,卻也造成社區民眾對諸多病原體都缺乏抗體的「免疫負債」;影響所及,今年秋冬很有可能會出現眾多傳染病群魔亂舞的現象,不可不慎。
黃天如
2022-10-03 17:0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新冠肺炎》清冠一號能跟西藥一起吃?對新變異株有效嗎?正確服用方法、10大常見QA一次解答
COVID-19大流行期間,不少人一到中醫門診就指定「我要1號」,但你知道「清冠一號」真正適合的對象?該如何服用?需要吃幾天,才算有效療程?跟一般慢性病用藥可以合併使用嗎?喝了拉肚子怎麼辦?《優活健康網》整理了研發出「清冠一號」的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發布在官網上的常見問題說明,協助民眾對此藥品的能有正確的認知。
優活健康網
2022-09-26 16:58
風生活
新冠肺炎》重複確診會害免疫力變差?羅一鈞曝實情:要看病毒株
國內COVID-19疫情延燒,有醫師擔憂重複感染恐讓免疫力越差。指揮中心今天指出,目前主流Omicron輕症居多、較少長新冠,且MIS-C機率也低於先前其他病毒株,相信對人體影響越來越低。
中央社
2022-09-23 02:01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確診數又破4萬 糾結哪種次世代疫苗比較好?其實這疫苗也有防BA.5效果
受到Omicron亞型變種BA.5影響,國內疫情明顯回溫。疫情上升又碰到中秋連假,讓民眾更關心次世代疫苗進度,尤其看到美國迅速通過BA.5次世代雙價疫苗,部分國人不免質疑,為何台灣採購的還是BA.1次世代疫苗?專家指出,面對病毒持續變異,且新一波疫情已兵臨城下,與其糾結哪種次世代疫苗比較好,能夠愈早完成接種提供保護力的疫苗,才是最好的。
黃天如
2022-09-08 17:00
風生活
今日新增36393例本土、21例死亡!BA.5潛伏期只有2天,醫師示警3大後果「死亡風險大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有本土確診36393例,境外移入314例,總共36707例確診(包含21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7795例,臺北市4606例,臺中市4574例,桃園市3588例,高雄市2894例,臺南市2183例,彰化縣1540例,新竹縣1045例,屏東縣993例,苗栗縣925例,新竹市894例,宜蘭縣884例,雲林縣854例,花蓮縣758例,基隆市660例,南投縣581例,嘉義縣555例,嘉義市369例,臺東縣331例,澎湖縣186例,金門縣156例,連江縣22例。
潘京婕
2022-09-06 22:03
風生活
確診BA.5,看夜間有沒有出現1症狀就知道?指揮中心公布正解,台灣人其實要看2前兆
本土OmicronBA.5疫情升溫,指揮中心昨(1)日提醒,當出現喉嚨痛、流鼻水、鼻塞、咳嗽等症狀,建議快篩檢測,也許不會立刻轉陽性,隔1天或半天後可再篩1次確認是否陰轉陽。
中央社
2022-09-02 18:51
新聞
政治
「他牌疫苗早公布3期效力就高端拿不出?」藍委轟:陳時中還有臉幫忙辯解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質疑為何高端保護效力不能公開,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31日反擊指出,高端目前並沒有完整第3期的試驗,所以並沒有保護效力的資料,若國民黨連這都不了解,討論就失去意義。對此,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於臉書發文質問,高端3期拖了這麼久還做不出來,衛福部到底有沒有重視國人的健康?陳時中還有臉幫高端辯解嗎?
鍾秉哲
2022-09-01 05: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