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年度大展「傳藝植物園」,從112年6月1日起至114年2月28日止,以傳統藝術中的植物為主題,呈現植物在生活應用、裝飾圖騰、工藝表現與文化象徵等面向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接續前一檔傳藝動物園展覽的陪伴,傳藝植物園展覽則呈現植物帶給我們生活中的豐富色彩,包括食衣住行等生活用品、在傳統工藝與表演藝術中的精湛表現,以及植物所蘊含的象徵寓意與文化信仰等,展現出人與天地、與植物間緊密的關係。透過「生命之樹」、「中高、中低海拔、水岸與海岸植物區」及「花果園區」等展覽單元,還有「香蕉絲服飾」、「樹皮衣」等難得一見的借展品,帶領民眾認識傳藝植物背後的故事。也歡迎大家來到宜蘭傳藝園區並參觀展覽,感受傳統藝術豐沛的生命力、知識內涵與想像。策展人江明親則說:每一座美好的城市,都有一座植物園,是人們跟自然、土地的連結與獲得休憩的場域,傳統藝術也是這樣一座植物園。不論是傳統工藝或表演藝術,都是真實生活與生命的體會,也是不同環境人們的生活智慧、美感與創意的展現,反映著人與土地共同的情感。策展的初心就是希望大家能走入一座真的植物園,跟著植物生長環境與族群文化發展的脈絡遊歷,用不同的角度觀看傳統藝術中植物所扮演的角色,也讓民眾可以親近並珍惜傳統藝術的累積,並反思文化多樣性與保種的核心精神。展覽位於宜蘭傳藝園區展示館,包括「生命之樹」、「中高海拔」、「中低海拔」與「水岸與海岸」植物區、「花果園區」等單元,透過植物生長環境與人文發展的互動軌跡,打造觀展敘事動線。展覽也運用多元展示手法如沉浸式劇場、數位互動、影音多媒體、觸摸及嗅聞體驗等,讓民眾感受傳藝植物的魅力與療癒能量。而展覽也建置數位互動內容,「自造祝福」數位裝置可以選取喜歡的顏色背景、傳統紋飾與不同寓意的植物圖騰,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祝福卡片,並下載圖像留作紀念;「光之植生牆」互動多媒體則以展場中出現過的10種傳藝植物種子,觸碰感應後種子會慢慢生長,最後形成一幅綠意盎然、植物共生的景象,呈現傳藝植物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多樣性與保「種」的理念。展覽內容豐富精采,歡迎蒞臨參觀。此外,傳藝中心為展覽預先宣傳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傳藝有用植物大搜查」活動,讓民眾探索及認識宜蘭傳藝園區內的傳藝植物,並免費贈送種子種植組,已有超過1,200人次參與,活動到6月18日截止,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時間前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