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019 台灣醫療科技展 文章列表
#
2019 台灣醫療科技展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獨立型產後護理之家 2019醫療科技展首次入選
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於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今年展出共有特色醫療館、預防醫學-精準健康館、基因醫學-細胞治療館、智慧醫院-醫材設備館、農業健康館、SNQ國家品質標章主題館、生技製藥館及創新技術館等八大主題特色,敬邀民眾一起共襄盛舉,踴躍參加。
陳又嘉
2019-12-08 22:54
品味生活
台灣國際醫療特色旗艦主題館 一窺台灣醫療享譽國際的秘密
醫療日漸發達,生老病死仍不可避免,如今全球化,為追求最佳的醫療資源,跨國尋醫已成常態,醫療產業的發展也成為提升國際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項助力。
梁姍樺
2019-12-08 18:34
品味生活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接地氣!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錫根醫師表示,過去整形外科醫學會多關注在醫學研究的發表上,與一般民眾的資訊交流與衛教不那麼多。例如,有醫美需求的民眾,往往是透過網路媒體來得到一些資訊;但是,媒體經常夾雜似是而非的醫療訊息,有些資訊甚至包含非整形外科專科的置入性行銷廣告,不但可能誤導民眾,更容易讓民眾誤以為所有從事醫美的醫師都是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Amanda
2019-12-08 11:08
品味生活
哇塞!大便變黃金!!高醫虛擬腸道讓你體驗「呷塞」也能治病
今年的臺灣醫療科技展很「賽」!高雄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以「哇塞!大便變黃金!!『呷賽』也能治病!!!」為主題參展,現場設置巨大虛擬腸道,讓民眾走進腸道一窺糞便與健康的微妙關係,新興的「糞便移植」技術如何將壞菌變好菌止瀉?現場還設計「屎尚玩家」、「糞力醫搏」、「處便不驚」等6種闖關遊戲,過3關即可大啖便便冰,還可玩真人娃娃機吃零「屎」、在五彩繽紛的馬桶區打卡,體驗「呷賽能治病」不是在喇豬賽、練肖話,而是真的可以救人!
Amanda
2019-12-07 22:50
品味生活
恩主公醫院秀新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 民眾「 龍骨」動刀體驗心驚驚
2019醫療科技展於今(5日)揭開序幕,恩主公醫院此次參展展示了精密的微創醫療「脊椎內視鏡手術」供民眾現場模擬手術房開刀真實情境,一探究竟如何在不到1公分的傷口下執行。
Amanda
2019-12-07 01:01
地方新聞
高雄
金屬中心厚植國內數位研發量能 展亮麗成果
金屬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指導及支持下,執行108年「數位口腔暨脊椎微創導航與生理病理診斷醫學影像系統開發」計畫,於即日起至8日假南港展覽館舉辦「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發表多項醫材研發成果,主要聚焦在精準口腔補綴、次世代牙根、快速取像口內掃描、脊椎三維影像手術導航等關鍵項目,透過自主關鍵技術研發與軟體開發,提升台灣醫材產品之國際競爭力。
徐炳文
2019-12-06 23:57
新聞
國內
全台最大健康派對!2019醫療科技展週四盛大展開,不只眼睛看還能動手做!
一年一度「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於今日(12/5)登場,到12月8日一共舉行四天。今年醫療科技展包括中國附醫、慈濟、北醫、萬芳、雙和、新光、秀傳、義大、中山附醫、台大、馬偕、北榮、陽大附醫、恩主公醫院等醫院到齊,現場超過1,900攤位,一齊打造『最大健康派對』是全臺灣最大、最完整的醫療科技交流平台!
黃麗紅
2019-12-05 17:06
新聞
政治
蔡英文招募「英眼部隊」監票 柯文哲酸:執政黨懷疑自己人做票?
2020大選逼近,總統蔡英文力拚連任,昨(4)日表示將招募「英眼部隊」監票,號召支持者返鄉投票並參與線上報票。對此,柯文哲今(5)日受訪時直言,執政黨還組織監票部隊,「是一個很好笑的事情」。
陳奕安
2019-12-05 16:40
新聞
國內
懷孕前就能做的基因檢測,讓「不敢生」或「不能生」的夫妻也有機會生下孩子!
對有遺傳病史的家庭而言,以往大多只能等到孕婦懷孕後,再透過羊膜穿刺等方式,篩檢胎兒是否健康,侵入式檢驗不僅有風險,而且若得知胎兒帶有遺傳疾病,大多只能進行流產,對於母親身心都造成傷害。現在已經能透過「胚胎著床前遺傳檢測」,幫助有家族遺傳性病史,甚至是不孕問題的夫妻解決問題。
黃麗紅
2019-12-04 22:09
新聞
國內
台灣醫療科技展四大亮點報你知 一站搞定全家身體健康
梁姍樺
2019-12-02 13:55
風生活
品味生活
高齡時代來臨!健康照護需求暴增,數據技術與人工智慧如何協助化危機為轉機?
台灣已正式跨入「高齡社會」,隨之湧現的是健康照護的大量需求,這對相關產業將帶來什麼樣的挑戰與機會?隨著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AI)的發展,數位醫療、精準醫療等結合科技應用的新興醫療概念,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眾匯智能健康將於12/6舉辦一場國際研討會,邀集產、官、學、研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未來健康照護模式的可能樣貌與前瞻發展。
黃麗紅
2019-11-28 16:00
新聞
國內
天冷晨跑減肥突昏倒,男子心肌梗塞發作險猝死
45歲張先生為了減肥,每天清晨都到運動場跑步,上週運動到一半胸口突然開始悶痛,然後倒地失去意識,幸好一旁的友人馬上實施心肺復甦術,並通知救護車緊急送醫,救回一命。
艾立克
2019-11-26 11:04
新聞
國內
明明睡了很久還是覺得累?新科技10分鐘就能完成呼吸中止症檢測!
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根據統計,台灣一年吞掉8億顆安眠藥,可見失眠幾乎快變成國民通病,睡不好可能讓身體內分泌失調、記憶力退化,也會提升中風、失智症風險。
林斯涵
2019-11-22 17:19
新聞
國內
六樓高處墜落全癱,兩年後還能成功行走?全靠「杜氏刀法」!
一失足恐成千古恨,一名二十二歲妙齡女子,三年前失足從六樓高處墜落,雖大難不死,但脊椎嚴重受損,緊急送進中部某醫學中心,卻被宣告「恐終身癱瘓」。家屬不死心,四處求助醫師,後轉送到義大醫院接受「脊椎神經繞道重建手術」合併「超級顯微技術」,經復健,一年後已可依靠拐杖行走,如今則可緩慢行走且不需他人攙扶。
林筱庭
2019-11-22 12:27
新聞
國內
用新醫療科技點燃銀髮經濟 新一代銀髮族不可不知的台灣醫療科技展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銀髮經濟成為名符其實的銀經濟(SilverEconomy)。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未來五年間,台灣65歲以上人口的佔比將突破總人口數的兩成;銀髮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新台幣3.6兆元。再者,2030年時嬰兒潮世代將全面進入老年人口,這群積極自信且樂於接受挑戰的銀髮族,相較於上個世代的傳統及家庭導向,他們更願意把金錢投注於享樂、更懂得運用科技讓生活過得更好,並對越活越健康保有企圖心。
林斯涵
2019-11-21 17:05
新聞
國內
男子體重破160公斤...微創切胃手術減掉半個人,成功娶得美嬌娘
一位30多歲男性體重超過160公斤,除了健康亮紅燈,更因此長期缺乏自信心,在女友建議下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術後一年內減重約80公斤,改善高血脂、脂肪肝等問題,糖化血色素也回到正常範圍,不但重獲健康,更向女友求婚成功。
黃麗紅
2019-11-21 10:40
新聞
國內
台灣醫療科技展四大亮點報你知 一站搞定全家身體健康
現代人壓力大,文明病一個接一個出現,卻因為不知道該看哪一科、嫌掛號時間太久浪費時間、或是找不出問題點但卻負擔不起昂貴的全身檢查費用,常常自己當醫師靠網路上五花八門未經查證的資訊判別自己的身體狀況,導致一拖再拖小病成大病……
梁姍樺
2019-11-19 10:18
風生活
國內
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就可以不插管嗎?最常見的兩大誤解,提早釐清才能做好準備!
在新聞、電影或影集上,我們常可以看見這樣的畫面:走到醫療末期的病患,陷入昏迷、身上插著極度不適的呼吸管或鼻胃管,雖然還留著一線生命,但康復的希望渺茫,家屬在極度哀傷之中持續照顧著病患,也許一照護就是數年時間。一方面,病患在忍受著漫長又辛苦的維生過程,另一方面,家屬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也被影響著。
艾立克
2019-11-19 02:47
新聞
國內
25歲得乳癌,家人偏信民俗療法延誤治療,腫瘤變大5倍才知道大事不妙!
一名25歲乳癌患者,家屬因為擔心化療影響生育,不願接受正規治療卻聽信民俗療法,直到腫瘤從1公分變成5公分,進入第三期才接受化療,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但不到兩年又復發,癌細胞轉移到肺部,進行腫瘤切除與全身性治療中,追蹤3年多目前狀況穩定。
黃麗紅
2019-11-15 23:14
新聞
國內
是痣還是癌?用LINE上傳照片,讓AI馬上幫你分析風險
每個人身上都有痣,大多數都是良性的,但有少數的痣一旦出現某些徵兆,很可能已經變成癌病變。現在民眾只要在LINE搜尋官方帳號「皮智-痣能達人MoleMe」,回答問題並上傳痣的照片,就能利用AI分析,快速進行初步的風險評估,一旦發現異常,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黃麗紅
2019-11-15 22:3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