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學者N‧布赫曼教授通過研究發現:人體除了“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外,還存在著一種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間狀態,特稱為“亞健康狀態”或“第三狀態”,也稱“灰色狀態”。亞健康的發生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係。包括水質汙染、空氣污染、飲食失衡、作息日夜顛倒和過度的工作壓力,都會造成人體過度負荷,而處在非健康非疾病的狀態,就是亞健康的狀態。根據統計,亞洲國家中,確實患病者與完全健康者的比例約佔30%,剩下高達70%的民眾,則是似病非病的「亞健康」人。這些人檢查未有任何疾病,卻感覺身體不適,例如疲倦、情緒不穩(焦慮、易怒、憂鬱、壓力大等)及生理失調(肥胖、營養不良、失眠、消化不良、抵抗力差、頭暈、胸悶、掉髮、口乾舌燥、多汗)等症狀。而其中造成現代人飲食不均衡的原因包括高熱量、速食食品、糖分攝取過多,都有可能導致營養不良或肥胖。以及缺乏運動,由於現代人長時間坐著辦公,缺乏足夠的運動,導致肌肉和心肺功能下降。必須透過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以適時地恢復身體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