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麥寮電廠 文章列表
#
麥寮電廠
約 9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彰化
境外空污挾大量粒狀污染物 彰縣環保局提醒留意空品做好自身防護
今(15)日環境風場為東北風,東北風挾帶境外污染物影響全臺,主要污染物為懸浮微粒(PM10),落塵量相對高致本縣空品測站達「橘色提醒」等級,且持續至周四(4/17),彰化縣環保局提醒縣內居民減少戶外劇烈活動,外出做好自身健康防護及盡量避免室外曬衣物,並隨時留意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或環境即時通APP空氣品質資訊。
王秀禾
2025-04-15 17:15
地方新聞
彰化
境外空污來襲 彰縣環保局已啟動應變措施
今(18)日因為受東北風挾帶境外污染影響,中部位於下風處,污染物易累積,從彰化到雲嘉南沿海地區因風速較強,易引發地表揚塵現象影響空氣品質及能見度,中部空品區為「橘色提醒」至「紅色警示」等級,預計19日空氣品質將會好轉,提醒縣民減少戶外劇烈活動,外出做好自身健康防護,並隨時留意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或環境即時通APP空氣品質資訊。
王秀禾
2025-02-18 18:37
新聞
政治
國內
淨零碳排路艱辛?學者曝台灣需年減上千萬噸:這2電廠若零排放可達標
總統賴清德親自督軍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於8日開會,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詹長權6日晚間透過臉書分析,台灣要達到自定的淨零排碳目標路徑之一,是讓台中火力電廠、台塑麥寮電廠,這2座燃煤火力發電廠在2030年達到「零排放」,但需要讓更多的燃煤和燃氣的火力發電廠,在2030年都達到「零排放」,台灣才能達成聯合國的淨零排碳目標。
鍾秉哲
2024-08-08 07: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不想被中油剝兩次皮 台電要搶天然氣接收站經營權
台電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即將再度召開環評專案小組審查,各界質疑接收站遍地設置,同時也扯出中油與台電的天然氣經營權之爭,更埋下未來天然氣供應有供應不穩隱憂。
馮建棨
2024-07-08 08:50
新聞
政治
麥寮電廠延役 張啟楷:雲林縣府未持燃煤許可證 為何可簽違法合約?
台塑石化麥寮燃煤電廠「麥寮一號機」本應在上(5)月底除役,但因該發電機組發電量未達原合約標準,台電擬准台塑麥寮電廠1號機組延役到2025年,引發當地與環保團體不滿抗議。對此,民眾黨立委張啟楷今(28)日質疑,麥寮電廠為全台第二大污染源,更違背減碳的國策方向,且雲林縣政府未持有「燃煤許可證」,為何可以簽訂一個「違法」的合約?
蔡翌暄
2024-06-28 20:59
新聞
國內
財經
天熱用電創史上第三高 台電上修尖峰用電預估:但夏季供電無虞
連日高溫推升用電量,今(21)日用電量更創今(2024)年最高,同時也創下史上用電第三高的紀錄,台電表示,由於近期滾動檢討用電狀況,上修今年用電預估達4119萬瓩,不過未來會有多個新機組上線,預估夏季供電無虞。至於台塑麥寮1號機則最遲會發電至2025年,之後不會再延後除役。
馮建棨
2024-06-21 20:52
地方新聞
雲林
麥寮汽電的未來 雲縣呼籲經濟部儘快對外說明
環保團體20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關心麥寮電廠轉型議題。對此雲縣府表示,秉持空氣品質改善、淨零減碳及能源轉型,逐步汰除燃煤電廠並邁向無煤城市,是雲林縣民殷切的期盼。經濟部應儘速對外說明麥寮燃煤電廠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是否納入未來能源政策,以確保台灣用電無虞,並減少空氣污染及溫室氣體排放。
夏和宣
2024-06-21 13:44
新聞
政治
麥寮燃煤電廠將延後除役?張麗善籲經濟部說清楚能源政策
即將於今、明2(2024、2025)年陸續屆期除役的麥寮燃煤電廠,據了解將申請許可證展延,引起環保團體今(20)日赴立法院批評麥寮電廠對雲林人「軟土深掘」。對此,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她支持麥寮電廠從燃煤廠轉型為燃氣廠,並呼籲經濟部應盡快說清楚能源政策及規劃,以加速電廠轉型。
陳明遠
2024-06-20 17:18
地方新聞
台北
美好生活
新機組加入 台電公布數據 下半年逐月盤點確保供電無虞
台灣夏日將近,用電需求也隨之增加,近期內科、屏東市、西門町接續出現跳電、停電問題,也讓外界擔心是否有缺電問題。根據台電公布近期停、跳電問題,是設備故障或事故造成,非缺電造成。台電也再發聲明表示,事故停電並非缺電,不然不會修好就有電可用。另外經濟部也要求台電,針對今年下半年逐月盤點,雖有部分機組陸續除役,但也有新機組加入供電,確保全年供電無虞。
陳逸群
2024-06-20 16:32
新聞
政治
核三除役如何確保供電?張啟楷要求郭智輝提解方:燃煤是罔顧國人健康
輝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日前表示,若要在台擴大AI發展,電力限度是一大挑戰。對此,民眾黨立委張啟楷12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經濟部長郭智輝時表示,核三廠將於今(2024)年及明(2025)年陸續除役,屆時要如何確保供電穩定,並消除產業界疑慮?張啟楷強調,電力不是政治與意識型態,政府除了解決缺電困境,也應顧及國人健康。
林湘淇
2024-06-13 23:26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AI大廠落腳聲打亂電力預測!核能、四接無解 台電悄悄拿燃煤度夏日難關
每年6月經濟部會公布當年最新的電力預測報告,不過6月中旬就會出來的〈113(2024)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卻因近期人工智慧(AI)在台接連設廠及擴廠的消息傳出,讓原先的電力預測報告大亂,需等到相關投資計畫確認後,經濟部重新規劃電力供應及電廠除役時程後,才會對外公布。
馮建棨
2024-06-13 08: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調查》不爽政黨、派系勾結曾「神當選」 柯文哲硬參一腳麥寮鄉長補選對決實錄
前麥寮鄉長蔡長昆因涉嫌賄選,在2024年1月解職,4月13日將舉行鄉長補選。本次麥寮鄉長共4人參與補選,民眾黨派出曾以無黨籍參選鄉長的「月光下農場」創辦人林宜豊;國民黨徵召曾經是民進黨籍的前縣議員許志豪;民進黨採開放不提名,民進黨籍前麥寮鄉長許忠富回鍋參戰;過去曾是民進黨籍的現任縣議員許留賓,本次也以無黨籍身分競選。
羅立邦
2024-04-11 08:4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立誠觀點:核電煤電政策應一併考量─以麥寮電廠為例
上週報上有篇文章說「我國電價長期偏離國際正常水準,電價調整總是演成黨派惡鬥。」「這次民進黨在總統交接期調漲電價,在野黨也提案凍漲來收割選票」。並建議「朝野三黨應該在電價議題上停戰休兵,才能贏得中間選票的關鍵民心。」個人對該文邏輯深感疑惑。
陳立誠
2024-04-08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日武觀點:「風光過半」讓我們的荷包瘦了多少?
今年春節期間,台電突然發出一條新聞,指出當天中午太陽能和風力兩者合計的瞬間發電量已經突破5成。多家媒體以「風光過半」為題,用複製貼上直接刊播新聞稿的內容,直到幾天之後,才有極少數的媒體點出其大內宣本質,並分別從生態隱形成本,台電財務壓力,乃至於電網承受能力等面向提出批判。
葉日武
2024-02-28 06:50
VIP
國內
新新聞
民進黨桃園立委掉光原因?歐洲燒垃圾發電技術來台為何處處碰壁
為了解決民生及產業事業廢棄物問題,政府積極規劃推動循環經濟,但再實際上卻遭遇地方強力反彈,焚化爐及處理廠建設受阻,環團痛批中央強行建設不顧地方意見,選後依舊執行,質疑忽略地方民眾健康。
馮建棨
2024-02-05 09:10
新聞
地方新聞
雲林
地方頭條
張麗善帶9議題會見鄭文燦 多案受到支持獲重大突破
雲林縣長張麗善為爭取雲林縣民應有權益,日前帶著縣府相關局處一級主管,赴行政院向副院長鄭文燦爭取支持,在雙方深度溝通協調後,多項議題獲得中央支持與突破。
夏和宣
2023-05-20 18:20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郭台銘提議的小核電廠 台塑早完成可行性評估 三大原因決定暫緩建置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來拋出「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1縣市1小核電廠」等能源主張,讓台積電擬自建小型核融合電廠傳聞四起。《新新聞》記者獨家取得的訊息指出,歷經2年多可行性評估,台塑集團擬建置SMR的內部報告於去年中出爐,內容臚列建置地點、經費等,但最後卻因3大因素,讓高層做出「SMR可行、有機會、有潛力但目前暫緩」的決議。
許麗珍
2023-05-08 16:40
新聞
政治
「2025非核家園根本辦不到」 費鴻泰批:蔡英文只想留下爛攤子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力推能源轉型,規劃2025年朝「非核家園」前進。對此,國民黨團今(1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非但無法達成,還造成台電、中油虧損連連。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也批評,蔡英文所提的「2025非核家園」根本辦不到、「蔡總統只是想將爛攤子留下」;不管是光電還風電,都充滿了暴利及問題,呼籲蔡政府需將「充足的能源」列為未來1至3年的首要任務。
陳嬿婷
2023-02-13 22:45
VIP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朱淑娟專欄:高雄空汙誰在乎?誰能救?
從2015年起每年入冬之後,高雄就會有一場反空汙遊行或集會,如果遇到選舉年,市長、議員候選人就會到場做出空汙改善承諾。但8年過去了,高雄空品不良率(AQI>100對敏感族群有害)是全國平均的2倍。喊了20多年的高雄空汙改善,就在開發當頭下變成口號,年年迎來霧霾的天空。
朱淑娟
2022-11-22 14: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伯輝觀點:這幾年,我們學到了些什麼?
人民要的不多,就是要一個,免於恐懼的生活環境!這幾年,國內發生了幾件可以上國際版的新聞,我們學到了什麼?俄/烏的戰爭,小蝦米鬥大鯨魚,我們又學到了什麼?太魯閣、普悠瑪事件,造成多少家庭的破碎,政府除了高掛「臺鐵公司化」的大帽,讓民眾摸不著頭緒之外,我們又學到了什麼?
王伯輝
2022-06-23 14:4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