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鄭文龍先生的觀點,給蔡總統的一封公開信--不誠信如何治國?以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為介引,點明民進黨違背了對陪審制一貫支持的黨綱,而髮夾彎為參審制,公然失信於黨國,則如何治國?小弟非法律人,未能論證,而且在反對聲浪中,已經立院強力通過參審式的國民法官法。但有關「誠信」仍有話要說,因為信手帖來,中國的典故也很多!標題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乃孔子對子貢問政之回答,民信與足食、足兵是為孔子強國之道,然而即使去兵、去食,卻不可使民無信,因民信乃治國之根本也!堅守二十幾年的黨綱可以隨意食言嗎?一個國家如果執政黨認為只有自己現在訂的規範或法規才是對的,所有民間團體、在野黨或學者專家的、乃至自己從前的,都不是規範和標準,沒得商議,一切靠控制下的國會投票決定,那如何能長久取信於民?反而促成族群間不斷的對立、鬥爭與分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