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香港研究 文章列表
#
香港研究
約 5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曝國安法實施後香港自治「衰退有感」 日學者揭1現象:統治系統重構明顯加速
關注香港情勢,東京都豐島區立教大學於14到15日舉行了一場以香港研究為主題的研討會,來自日本、香港及台灣的學者齊聚一堂進行討論。研討會由立教大學亞洲地域研究所與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共同主辦。作為主辦方之一的立教大學倉田徹教授指出,自2020年香港《國家安全法》(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的「統治系統重構」進程明顯加速,他對香港自治的衰退深表憂慮。
黃信維
2024-12-15 17:02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虛幌的亞洲北約─石破政權日臺交流關鍵字是地方與社會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提出的「亞洲北約」,實際並非著眼於「北約」,而是著眼於「亞洲」。
陳冠智
2024-10-08 05:4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鄺健銘專文:香港歷史研究補遺—美國與香港關係的前世今生
有關香港歷史的論述,多以中英兩國為中心。這是自然之事,畢竟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歷時百多年,至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從英國移交至中國。至於(特別是在二戰後)美國對香港發展有何影響,美國與香港有何關係,其所得的關注則相對較少。
鄺健銘
2024-02-11 07:00
風生活
健康
美食
新知
五花肉怎麼滷最好吃?專家加4食材「減少壞膽固醇」軟嫩入味又營養,比飯店年菜更美味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都會圍爐團圓,而滷肉便是常見的年菜之一,但是經過長時間滷煮的食物吃下肚,很可能對身體有害,對此,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分享健康料理祕訣,只要使用正確比例的醬油和冰糖,以及在滷汁中加入4樣食材,就能有效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2-02 12:27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沈旭暉專欄:美《國防授權法2024》將香港列入海外敵對勢力,對港人的影響
不少讀者希望談談美國總統拜登已經簽署的《國防授權法2024》,當中將香港列入「海外敵對勢力」的影響。我們談論這類問題的時候,從來都要注意甚麼是形式主義、甚麼是實質影響,所以不可以單獨談一份文件,而要從美國近年連續性的文件採用的不同字眼談起。
沈旭暉
2024-01-04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財經
經濟
孔誥烽:中國尚未決定香港的最終定位,關鍵在於美中關係走向
《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很多改變在香港已成爲學術研究的敏感詞。臺灣中央研究院舉辦以香港爲主題的研討會,討論香港金融中心變成遺址等題目。與會學者認爲,臺灣可以作爲研究香港問題的新基地。
自由亞洲電台
2023-12-11 15: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凱大熊專文:香港被寵壞論─一個顛倒黑白的譬喻
「無論是強化青少年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還是打擊遏止「港獨」活動,維護社會穩定,都需要大家站出來盡自己的力量。也許我們會面臨壓力,但絕不能動搖。」──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談話,二○一七年七月一日。
凱大熊(Kevin Carrico)
2023-07-02 07:10
國際
兩岸
中國兩會:正式進入「習近平至上」時代?議程推動集權於黨、削弱公部門
中國年度兩會政協與人大於本周末揭幕,本屆會議的重大看點包含,去年獲得總書記第三任期的習近平將續任國家主席及國家軍委主席,同時中國將進行五年一次的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換屆,總理李克強將在最後一次工作報告後卸任。
蔡娪嫣
2023-03-06 01: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曾建元觀點:譏陳明通論文工廠是外行話
去年地方自治九合一選舉,時任新竹市長林智堅在國立臺灣大學和中華大學碩士論文的學術倫理問題,引爆出政治人物進修鍍金洗學歷的社會議論,新黨籍桃園市議員候選人游智彬趁勢炒作聲量,針對林智堅臺大指導教授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國家安全局長陳明通的論文指導風格接連提出質疑,同受陳教授指導的前桃園市長鄭文燦也隨之因涉及論文抄襲遭臺大撤銷學位。游智彬的質疑還有陳教授在臺大國發所指導的以香港研究主題的多本碩士學位論文,認為也有集體抄襲的疑慮。
曾建元
2023-01-26 15:00
風生活
今日新增14295例確診,32例死亡!醫師曝最新研究結果:BNT疫苗有效降低心肌炎死亡率9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4295例,境外移入64例,總共14359例確診(包含32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2322例,臺中市1922例,高雄市1830例,桃園市1633例,臺北市1263例,臺南市1131例,彰化縣771例,新竹縣472例,屏東縣434例,新竹市418例,苗栗縣410例,雲林縣294例,南投縣237例,宜蘭縣212例,花蓮縣207例,嘉義縣201例,基隆市189例,嘉義市144例,臺東縣99例,金門縣61例,澎湖縣43例,連江縣2例。
潘京婕
2022-12-09 22:04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渡觀點:臺大窄門後的「心魔」
臺灣大學很難考,從前被稱為「窄門」。現在少子化,比較容易進去了。
楊渡
2022-10-10 13:5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BBC專訪權威期刊《中國季刊》總編輯:海外學者越來越難打開中國大門、找到安全的研究環境
過去10年左右,中國政治環境收緊,大學對學術發表的審查越來越嚴格;而另一方面,海外學者想進入中國做研究也面臨著相當大的困難。
BBC News 中文
2022-09-06 00:00
風生活
新冠肺炎》家長注意!兒童確診Omicron有7種症狀,急診醫:發燒、頭痛是最初表現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不斷擴散,確診人數不斷上升,雖多數感染Omicron的患者只有輕微症狀,但仍有不少人因此死亡,近日更陸續傳出兒童不幸身亡的消息。對此,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警示,Omicron一旦感染腦部,確診兒童可能會出現7種症狀,家長必需特別注意。
黃子瑄
2022-05-30 00:18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特首「選舉」:前警察頭子李家超唯一候選、當然當選
香港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周日(5月8日)舉行。經嚴格審查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在出席投票的1428名選委中以1416票的支持票獲勝,當選香港特首。另有8人投反對票。
BBC News 中文
2022-05-09 00:17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談談俄羅斯的「勝利日」
最近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5月9日「勝利日」(VictoryDay)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為了給自己以「去納粹化」之名發動侵略戰爭找正當性,要求俄軍務必於這個納粹德國投降紀念日來臨前擊敗烏克蘭。沒想到烏克蘭在西方各國的支援下,令人跌破眼鏡的接連抵抗2個半月之久都不屈服,想必普京這次是難以實現這個願望了。
許劍虹
2022-05-08 15:2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北京御用香港特首候選人李家超的可能原因
香港即將在5月8日,舉行第6任特首選舉,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已通過選舉委員會786位選委提名,並且是同額競選,篤定當選特首。
李華球
2022-05-02 13:4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興疫苗擋不住Omicron!香港研究:就算打三劑,抗體也不夠
香港兩所醫學機構的研究發現,中國科興疫苗在接種兩劑完再打第三劑科興加強針後,接種者的抗體水平仍然無法抵抗新冠病毒Omicron變體。
美國之音
2021-12-24 2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排除「反港亂中分子」、保障「愛國者治港」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你需要知道的五個重點
香港將於12月19日舉行換屆立法會選舉,是香港推行港區《國安法》以及大幅度修改選舉機制下的首次選舉。
BBC News 中文
2021-12-17 09:10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孟晚舟回家了,但美國仍在持續狙擊華為:新手機拿不出5G版本,銷量滑落全球第九位
近三年前在加拿大被拘捕時,身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TechnologiesCo.)首席財務官的孟晚舟正奔波於全球各地。當時這家中國科技巨頭可謂所向披靡。
Dan Strumpf
2021-10-11 19:00
風生活
健康
新冠肺炎》為何疫情最容易在傳統市場爆發?重症科醫師揭背後4大關鍵,病毒傳播力高達34倍
我們日常民生用品,都會在傳統市場裡,那些COVID19病毒,也是會聚集在那裡等著人類來接觸!香港研究人員,早在2006針對傳統菜市場(wetmarket),做了一些研究,因為當時的香港是SARS冠狀病毒的大爆區,使他們非常的注重,中國人習慣的傳統菜市場,是如何傳播病毒,造成大流行的疫情。
方格子 Vocus
2021-06-07 09:04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