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田徑協會一連串狗皮倒灶的事情,讓許多人忍不住痛罵田協主事者「尸位素餐」。尸位素餐這成語常見,不過裡面有個字卻是個少見的罕用字。我們除了會在成語裡用上這個罕用字之外,大家平常基本上不用它,這個字就是「尸」。「尸」在一般國語辭典裡面,主要有兩種意思(次要意思很多,但多是從主要意思衍生),一個指屍體,另一個指古代的祭典禮儀中,用活人代表亡者接受祭祀供養的風俗。我們現在多半都只認得尸作為屍體的第一義,而幾乎完全遺忘了尸的第二義。這也難怪,因為這個風俗在戰國以後就慢慢消失了,至今我們只能在諸如「尸位素餐」這樣的成語時空膠囊裡,看見遠古時代的舊用法。(尸位素餐的意思就是形容一個人像祭典的活尸一樣,光站著不做事,只會吃。)尸的甲骨文和金文畫的是一個人屈膝蹲立的模樣,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