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顯微鏡 文章列表
#
顯微鏡
約 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搶攻半導體測試商機!美生技商半年內在台設2新據點 AIT處長到場站台
美國儀器製造商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FisherScienfticInc.)注意到台灣的商業潛力,正在加大對台投資力道。去(2024)年7月才剛在新竹設立半導體實驗室,短短半年不到,又決定在台北成立新辦公室,台灣區總經理洪崇祐證實,這將是賽默飛世爾的台灣總部,目前已有200名員工。
張薰云
2025-01-17 15:32
風生活
美食
新知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洋芋片為何要做成彎的「馬鞍形」、讓人無法一口吃完?原來背後設計理念超心機
編按:洋芋片吃起來香脆唰嘴,是受到許多人喜愛的零食,但你有想過洋芋片是如何被發明的嗎?其實連形狀、厚度、大小等細節都藏有玄機,難怪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
台灣東販
2024-03-03 11:00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不是愛迪生!第一個發明燈泡的人到底是誰?揭開學校課本沒說的真相
1878年,英國
台灣東販
2024-01-21 10:50
風生活
美食
新知
世界
日本
泡麵麵條為何要做彎的、長時間不壞是因為加了防腐劑?公開速食麵好吃的真正祕密
1958年,日本
台灣東販
2023-12-24 11:5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創意實現夢工廠 -光學元件特展 7/5-10/30國資圖展出
科學發現無規律可循,但宇宙及大自然的奧妙和一切物質的特性,則需藉由定量的系統性實驗和測量拍板定案,而這有賴創新儀器設備來實踐與驗證。科技部轄下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和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合作,籌辦《創意實現夢工廠-提供光學解決方案的專家》光學元件特展,從2022年7月5日至10月30日,於國資圖總館二樓數位美術中心展出各種促成科學新發現的創新光學儀器技術工藝,特展內容豐富,精彩可期,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王秀禾
2022-07-05 02:49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中國古代的後宮有多荒淫?盤點歷史有名的4個皇太后,她們為情人做出各種瘋狂事
西元前二六五年,彌留之際的秦宣太后想起了情人魏丑夫。她希望情人永遠陪在自己身邊,於是立刻下令:「我死之後,一定要讓魏卿殉葬。」
岳麓書社
2022-03-25 16:3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誰說宋朝女人很保守?一窺從平民到公主都「內衣外穿」的時尚穿搭,比唐朝還性感奔放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印象:大唐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所以女性的服裝華麗、奔放、性感,這個印象大概來自《滿城盡帶黃金甲》、《武媚娘傳奇》之類的影視作品。
岳麓書社
2022-03-03 19:43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清朝「貪污之王」和珅到底貪了多少錢?史料記載的真實數目曝光,原來後世都誤會了
對吳熊光來說,一七九九年二月七日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既被稱為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也被稱為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老黃曆上同時印著兩個年號,全國鑄造的錢幣也是乾隆、嘉慶各半,甚至專門記載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注》也有兩本,一本以「嘉慶」紀年,一本以「乾隆」紀年。
岳麓書社
2022-01-21 01:02
新聞
政治
遭批沒行程「市長真好當」 韓國瑜駁:根本用顯微鏡監督
高雄市長韓國瑜14日晚間開直播,特別穿上粉紅上衣和戴上粉紅口罩,呼應粉紅口罩議題;對於日前被議員質疑沒市政行程,韓國瑜也提出反駁,強調沒公開行程不代表沒行程,批評議員惡意中傷、胡說八道、雞蛋裡挑骨頭,根本是用顯微鏡監督。
朱冠諭
2020-04-15 11:30
風生活
戴過的口罩到底有多髒?顯微鏡下「放大2000倍」驚悚畫面曝光
武漢肺炎在全球持續延燒,目前在台灣,隨處可見大眾戴著口罩出門。醫師不斷強調更換口罩的重要性,但仍有民眾重複使用同一個口罩超過三天,日前中國媒體《健康時報》整理了將「用過的口罩」放在顯微鏡下放大2000倍的實驗照,能看到許多病菌在口罩上,畫面驚人。
劉美佳
2020-04-13 11:33
風生活
中研院4實驗室分工做疫苗,四月開始動物實驗!顯微鏡下的病毒真面目竟然長這樣
中研院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現況
研之有物
2020-03-29 09:30
風生活
科學
為何蠑螈能斷肢再生,人類斷手斷腳卻長不回來?專家告訴你「再生基因」的秘密
組織與器官如何啟動再生機制,至今人們仍然不了解。例如,當切斷蠑螈的手臂和手指,不同部位再生所費時間竟然相同,但為什麼?在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所,陳振輝團隊利用經由基因突變篩檢出來、失去再生能力的斑馬魚,來了解再生過程的分子機制,期待未來能幫助再生醫學的發展。
研之有物
2019-09-05 17:02
地方新聞
新竹
顯微鏡病杜無所遁形 提高牙科根管治療成功率
「醫師,我的牙齒需要用顯微鏡做根管治療嗎?」這是許多牙科醫師在門診常常被問的一個問題。台大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紀智文表示,牙科手術用顯微鏡(DentalOperatingMicroscope),是利用多片組的鏡片與同軸光的光源技術,以提供手術、治療區域細膩的放大影像及足夠的景深與光源,大幅提升治療的精細度與預後。
方詠騰
2017-12-15 18:38
新聞
國際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大師獲殊榮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瑞士學者杜布歇(JacquesDubochet)、德國學者法蘭克(JoachimFrank)、英國學者亨德森(RichardHenderson)共享殊榮,得獎理由是「發展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以高解析度呈現溶液中的生物分子結構」。3位大師將共享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00萬元)獎金。
閻紀宇
2017-10-04 17:57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新型3D顯微鏡 揭密生物腦部運作
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名叫「Scape」的新型3D顯微鏡,可用來觀察活體生物,速度比現有科技快了10到100倍,甚至可望解開生物腦部運作的秘密。
李佳恒
2015-01-20 17:29
風生活
國際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螢光顯微鏡技術發光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8日揭曉,美國科學家貝齊格(EricBetzig)、德國科學家赫爾(StefanW.Hell)、美國科學家莫納(WilliamE.Moerner)因為「研發出超解析率螢光顯微鏡技術(super-resolvedfluorescencemicroscopy)」摘下桂冠,均分800萬瑞典克朗(SEK,約新台幣3350萬元)獎金。特別的是,今年3位化學獎得主都是物理學博士。
閻紀宇
2014-10-08 17:33